[发明专利]一种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9990.1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瞿勇;程群;徐怡;陈巧灵;沈艳芬;向极钎;郭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微量元素 叶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薯叶面肥,具体是一种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红薯叶面肥种类繁多,红薯叶面肥是针对红薯作物的生长特点及其养分的积累和运输规律研制而成的营养剂,有效抑制红薯地上部分的细胞分裂快速,促使植株矮化,减少植株生长对营养的过度消耗,确保植株健壮不徒长,营养均衡膨果快,增加叶绿素含量,促使作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膨大果实大幅度提高产量,但目前的红薯叶面肥基本都是提高产量,没有含硒微量元素,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黄腐酸钾16-18份,七水硫酸镁7.5-8份,螯合锌7-7.5份、四水硫酸锰9-11份、四水钼酸铵6.5-7份、五水硫酸铜4.5-5.5份、螯合铁12-14份、亚硒酸钠8.5-9份、磷酸二氢钾24-26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黄腐酸钾17份,七水硫酸镁7.75份,螯合锌7.25份、四水硫酸锰10份、四水钼酸铵6.25份、五水硫酸铜5份、螯合铁13份、亚硒酸钠8.75份、磷酸二氢钾25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的使用方法,在红薯块根膨大期,用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每667平方米土地中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的用量是80g加30L水兑制而成,15天后采用相同方法第二次喷施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每667平方米土地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的总用量为160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富含硒微量元素,喷施到红薯叶面,使红薯富含硒微量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黄腐酸钾16份,七水硫酸镁7.5份,螯合锌7份、四水硫酸锰9份、四水钼酸铵6.5份、五水硫酸铜4.5份、螯合铁12份、亚硒酸钠8.5份、磷酸二氢钾24份。
实施例二
一种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黄腐酸钾17份,七水硫酸镁7.75份,螯合锌7.25份、四水硫酸锰10份、四水钼酸铵6.25份、五水硫酸铜5份、螯合铁13份、亚硒酸钠8.75份、磷酸二氢钾25份。
实施例三
一种红薯含硒微量元素叶面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黄腐酸钾18份,七水硫酸镁8份,螯合锌7.5份、四水硫酸锰11份、四水钼酸铵7份、五水硫酸铜5.5份、螯合铁14份、亚硒酸钠9份、磷酸二氢钾26份。
富硒红薯栽培技术步骤:
(1)品种选择:根据用途和销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品种。
(2)地膜育苗,培育壮苗:
1)选背风向阳的肥土作苗床,整地后按1.7米划线,播种厢面宽1.15米,用扁锄将5~6厘米厚的表土刨入沟中,铺一层新鲜牛栏粪,低山5厘米,二高山6-7厘米;
2)选晴天将种薯排在牛粪上,薯块之间留1.5厘米空隙,起沟土盖种1.5-3.5厘米,将薯种盖好,厢面整平,四周排水沟通畅,同时用地膜铺平厢面,地膜四周用土密封保温;
3)播种时期,低山于3月上旬,二高山于3月中旬,选晴天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进行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未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9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塔生产复合肥塔下制浆的生产系统及工艺
- 下一篇:生物螯合肥料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