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富硒荠菜栽培专用肥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78097.7 | 申请日: | 2015-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程茂房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茂房 |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荠菜 栽培 专用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富硒荠菜栽培专用肥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荠菜当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性喜温暖但耐寒力强、生在山坡、田边及路旁。荠菜性喜温和,只要有足够的阳光,土壤不太干燥,荠菜都可以生长,荠菜对土壤的选择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土壤栽培为佳。起源于东欧和小亚细亚,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主要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地区。性喜温暖但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也可人工栽培。长江流域荠菜可行春、夏、秋三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华北地区可行二季栽培,春季栽培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从7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可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随时播种。
人工培育荠菜,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作育苗畦。要施足腐熟底肥,为使土壤疏松要多施些圈肥。为达到出苗快、全、齐,播前7~8天,可进行浸种催芽。传统荠菜的栽培方式出芽率较低,长势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施用效果好的绿色富硒荠菜栽培专用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绿色富硒荠菜栽培专用肥,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腐殖土40-60份、啤酒糟15-25份、氨基酸0.4-0.6份、亚硒酸钠4-6份、豆粕1.5-2.5份、三元复合肥15-25份、辣椒叶灰4-6份、富硒酵母4-6份、尿素4-6份、海藻泥4-6份、茶叶灰1.5-2.5份、紫薯粉4-6份、富硒茶渣4-6份、花生芽粉4-6份、蜂花粉4-6份、土壤改良剂4-6份、玉米肽1.5-2.5份、白茶粉4-6份、土壤杀菌剂4-6份、有机质10-20份、骨粉1.5-2.5份、紫砂泥4-6份。
各组分的较佳重量份数为:腐殖土50份、啤酒糟20份、氨基酸0.5份、亚硒酸钠5份、豆粕2份、三元复合肥20份、辣椒叶灰5份、富硒酵母5份、尿素5份、海藻泥5份、茶叶灰2份、紫薯粉5份、富硒茶渣5份、花生芽粉5份、蜂花粉5份、土壤改良剂5份、玉米肽2份、白茶粉5份、土壤杀菌剂5份、有机质15份、骨粉2份、紫砂泥5份;
上述土壤杀菌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多菌灵5份、苦参碱1.5份、山嵛酸甘油酯2份、茶叶提取物0.5份、楝树皮2份、苯甲酸1.5份、芸苔素1份、皂素1.5份、萘乙酸0.5份、香豆素0.5份、樟脑粉1.5份、蒜粉2份、紫甘薯花青素0.5份、蝉蜕粉2份、艾叶水提取物0.5份、薄荷水提取物0.5份、复硝酚钠0.5份、烟草0.5份;制备时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在真空状态下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5%以内,研磨成粉末即成。
上述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组分配比分别称取:腐殖土、啤酒糟、氨基酸、亚硒酸钠、豆粕、三元复合肥、辣椒叶灰、富硒酵母、尿素、海藻泥、茶叶灰、紫薯粉、富硒茶渣、花生芽粉、蜂花粉、土壤改良剂、玉米肽、白茶粉、土壤杀菌剂、有机质、骨粉和紫砂泥待用;
(2)将腐殖土、啤酒糟、海藻泥和紫砂泥一起放入烘干机烘干,至含水量在15%以内,得烘干混合物待用;
(3)将氨基酸、亚硒酸钠、豆粕、三元复合肥、辣椒叶灰、富硒酵母、尿素、茶叶灰、紫薯粉、富硒茶渣、花生芽粉、蜂花粉、土壤改良剂、玉米肽、白茶粉、土壤杀菌剂、有机质、骨粉混合均匀后掺入到烘干混合物中进行混合,得到造粒混合物;
(4)将造粒混合物放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并筛选出粒径不大于1mm的颗粒,检验、包装、入库即可。
本发明适用于淮河以南地区荠菜栽培用,在施用时作为底肥用,能够增加荠菜的硒元素含量,提高荠菜的营养价值,辅助人体对微量元素硒的吸收。
通过对海藻泥、啤酒糟及骨粉等成分进行分析,明确其再利用的可能性,其中含有大量有利于荠菜生长的营养物质,不会使土壤变得板结,且能够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得土壤更加适宜荠菜的生长。且在施肥时就配上土壤杀菌剂,能够有效提高荠菜的成活率,防止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专用肥种植荠菜的方法,步骤如下:
一.产地环境要求
1.环境条件
(1)选择水、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244毫米,年平均日照1969小时,平均温度15.5℃,平均无霜期223天,远离污染源的地区;
(2)前茬栽培常规设施农作物不超过3年,前茬为非茄果类作物;
2.土壤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茂房,未经程茂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8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