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7372.3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2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熊成林;王孝来;严伟;史小红;张金武;刘有建;汪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可折叠 爬梯 | ||
1.一种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梯本体(1),所述爬梯本体(1)的顶部设有与车顶行李架相挂接的挂臂(2),所述爬梯本体(1)的中部及底部位置分别设有与车身相抵靠的第一、第二外撑臂(3、4),所述的爬梯本体(1)包括相互铰接且可对折贴合的第一、第二爬梯(11、12),所述的挂臂(2)、第一外撑臂(3)、第二外撑臂(4)均与爬梯本体(1)铰接相连并可对折贴合于爬梯本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爬梯(11、12)通过第一定位铰链(5)相连,所述的第一定位铰链(5)整体呈U型,包括呈铅垂方向布置的定位板(51)及分别垂直于第一定位板(51)两端的第一侧板(52),所述第一爬梯(11)的末端及第二爬梯(12)的顶端分别铰接固定于第一侧板(52)上,爬梯本体(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第二爬梯(11、12)在第一定位板(51)的限制下处在同一铅垂面内,爬梯本体(1)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第二爬梯(11、12)分别沿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转动对折贴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臂(2)包括通过第二定位铰链(6)与第一爬梯(11)顶部相连的挂臂本体(21)及设置在挂臂本体(21)端部的挂钩(22),所述的挂钩(22)与挂臂本体(21)焊接相连且与车顶行李架相挂接,所述的第二定位铰链(6)与第一爬梯(11)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位铰链(6)包括呈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二定位板(61),第二定位板(61)的两端分别向下垂直设有第二侧板(62),所述的挂臂本体(21)铰接固定于第二侧板(62)上,所述的挂臂(2)处于展开状态时,挂臂本体(21)在第二定位板(61)的限制下其下表面与第一爬梯(11)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挂臂(2)处于折叠状态时,挂臂(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对折贴合于第一爬梯(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臂本体(21)的下表面与第一爬梯(11)之间还设有连接两者的钢丝绳(7),所述的挂臂(2)处于展开状态时,钢丝绳(7)处于涨紧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61)的下板面设有可调整挂臂(2)下表面与第一爬梯(11)之间夹角的垫板(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外撑臂(3、4)分别通过第三、第四定位铰链(8、9)与第一、第二爬梯(11、12)的下部位置相连,所述的第一外撑臂(3)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外撑臂(3)的上表面与第一爬梯(11)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第一外撑臂(3)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外撑臂(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对折贴合于第一爬梯(11)上;第二外撑臂(4)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外撑臂(4)的上表面与第二爬梯(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第二外撑臂(4)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外撑臂(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对折贴合于第二爬梯(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7所述的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爬梯(11)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两根钢管梁(111),两根钢管梁(111)之间均匀焊接有多根连接两者的第一钢管(11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7所述的客车用可折叠自锁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爬梯(12)包括U型的钢管件(121),U型钢管件(121)的侧杆上焊接有与第一钢管(112)相平行的第二钢管(122),U型钢管件(121)的顶端与第一爬梯(11)两根钢管梁的底端通过第一定位铰链(5)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3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