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冷冻深度除湿空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5314.7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9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小亮;李晓花;孙晖;刘瑞璟;王兆俊;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除湿 制冷循环 冷凝器 除湿空气 处理装置 换热器组 冷量回收 冷凝器组 热泵循环 蒸发器组 节能型 蒸发器 热管 预制 连通 冷冻 空调技术领域 能源利用率 后处理段 环境友好 前挡水板 制冷除湿 接水盘 风机 调湿 调温 风阀 联通 下端 制冷 能耗 蒸发 | ||
本发明属于制冷与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节能型冷冻深度除湿空气处理装置,热管冷量回收用蒸发器组分别与调温调湿段和预制冷用换热器组连通,热泵循环用蒸发器组的前端与预制冷用换热器组连通,后端设有前挡水板,冷冻除湿制冷循环用蒸发器的后侧设有冷冻除湿制冷循环冷凝器后调节风阀,下端设有冷冻除湿制冷循环蒸发器用接水盘,冷冻除湿制冷循环用蒸发器与冷冻除湿制冷循环用冷凝器联通,最后一个冷冻除湿制冷循环用冷凝器的后侧设有热管冷量回收用冷凝器组、热泵循环用冷凝器组、风机和空气后处理段;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能耗少,能源利用率高,制冷除湿效率高,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与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将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节能技术、内外复合式热泵节能技术、多级复合式冷冻深度除湿技术等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空气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型冷冻深度除湿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药、电子、纺织等行业的许多生产过程中一年四季都必须有低湿的工艺性空调环境,而在夏季实现低湿的空气处理过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流干燥(也称气流干燥)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干燥方式,要实现对流干燥,必须有低湿度干燥气源,而提供该低湿气源往往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现有实现空气除湿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冷冻除湿法和转轮除湿法两种方案,通常采用的冷冻除湿法是利用7-12℃的冷冻水作冷媒来冷却被处理的空气,可达到的机器露点温度一般在14℃以上,但是无法满足低温、低湿的空气处理要求;转轮除湿法尽管能达到很低的机器露点温度,能够满足低湿的空气处理要求,但处理过程能耗十分巨大。
为实现对空气较为彻底的除湿,同时降低除湿过程能耗,近几十年来,人们采用了直膨式冷冻除湿方法,如各类小型冷冻除湿机、小型冷冻调温调湿机等,使冷冻除湿法处理空气所能达到的机器露点温度由14℃以上降低为10℃以上,除湿深度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许多生产过程的机器露点温度要求。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号为ZL2012102908855.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通过将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技术、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技术、内外复合式热泵节能技术等有机结合,所构成的空调系统的能耗仅为利用转笼除湿方法空调系统的1/5-1/3,而其使机器露点温度能够长期稳定地控制在4℃,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能够满足一般工业系统要求的机器露点温度要求,但该技术不能满足许多特殊生产过程要求的机器露点温度低于4℃,有时甚至要求低到-25℃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节能型冷冻深度除湿的空气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低湿空气处理过程能耗巨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