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二化螟雄虫交配状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4984.7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胡阳;郑永利;傅强;朱金星;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06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定 二化螟 交配 状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昆虫基础研究技术领域,是一种鉴定二化螟雄虫交配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利用昆虫性信息素不仅可以有效防治二化螟,避免环境污染,还可以高效地对二化螟发生进行预测预报,我国已就利用性信息素对二化螟进行防治和测报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然而,利用性诱剂诱集的是二化螟雄性成虫,并且期望诱集到的雄虫是未交配过的,从而使得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目前,我们常用的评价指标是被诱捕的雄虫数量,并不包含交配状态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开发二化雄虫交配状态鉴定技术,精确评价性信息素的防治效果,同时利用该技术可以开展二化螟成虫交配系统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二化螟雄虫交配状态的方法,该技术操作简单,准确性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鉴定二化螟雄虫交配状态的方法,通过观察二化螟雄虫内生殖系统的单精管中白色悬浊液的物理形态,从而达到鉴定其交配与否的目的。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死亡时间为2小时以内的二化螟雄虫用质量百分比为70%的酒精浸泡1分钟后,将其腹面朝上固定在蜡盘上;
2)在蜡盘中倒入生理盐水淹过二化螟虫体,然后用尖头镊子夹住二化螟雄虫的外生殖器,将其单精管的最后一节轻轻拉出;
3)通过观察单精管内白色悬浊液的均匀度和物理形态来区分其交配状态;所述的交配状态分为三种:未交配、交配后一天内和交配后一天以上;如果二化螟雄虫未交配,则其单精管最后一节中的白色悬浊液为均匀分布且充满第八节管内;如果是已交配的,二化螟雄虫会重新产生这些白色悬浊液,但是白色悬浊液不再是均匀分布,而且只是部分填充第八节,或者这些白色悬浊液完全消失不见。
本发明观察已死亡二化螟雄虫内生殖系统的单精管中白色悬浊液的物理形态,从而达到鉴定其交配与否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操作简单,鉴定的准确性高。
本发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 1为三种交配状态的二化螟雄虫单精管PS-8部分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鉴定二化螟雄虫交配状态的方法,2013年7-9月,在浙江省遂昌县,采用性诱剂诱捕法捕获二化螟雄虫563头,在其死亡2小时内进行如下处理:
1)将二化螟雄虫用质量百分比为70%的酒精浸泡1分钟后,将其腹面朝上固定在蜡盘上;
2)在蜡盘中倒入生理盐水淹过二化螟虫体,然后用尖头镊子夹住二化螟雄虫的外生殖器,将其单精管的最后一节(第八节)轻轻拉出;
3)通过观察单精管内白色悬浊液的均匀度和物理形态来区分其交配状态:如果二化螟雄虫未交配,则其单精管最后一节中的白色悬浊液为均匀分布且充满第八节管内;如果是已交配的,二化螟雄虫会重新产生这些白色悬浊液,但是白色悬浊液不再是均匀分布,而且只是部分填充第八节,或者这些白色悬浊液完全消失不见。
经过观察发现,在总共诱捕到的563头中,有491头雄虫的单精管第八节内的白色悬浊液均匀分布且充满管内,鉴定为未交配的;有72头的单精管内白色悬浊液是重新产生的,鉴定为已经交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4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爆炸鱼钩
- 下一篇:一种大棚内的黄鳝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