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浮式立交桥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73914.X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庆惠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81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浮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交桥,尤其涉及一种沉浮式立交桥。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以停让时间换取空间的通行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停让致车辆启动和刹车损耗增大,多次停让造成社会劳动时间被截停,人民宝贵的生命时间被空耗在车里,被截流在街道上发动着的车辆的尾气污染严重,街道限速致车辆行驶缓慢造成堵塞严重,车辆占道致容车量不足。立交桥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但是,高层结构的立交桥致施工风险和行车风险更高;占用道外土地的立交桥致成本更高,不利于城市道路十字路口通行方式改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为先进的立交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沉浮式立交桥,该立交桥占用土地面积小,无需红绿灯导行,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堵塞,同时还提高了通行安全系数。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浮式立交桥,所述立交桥适用于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对应甲、乙、丙、丁四个方向;所述立交桥包括地下人行通道、车道桥、高跨桥、圈形高跨桥和多个斜坡匝道,其中,地下人行通道位于十字路口交汇处地表的下方;车道桥包括甲-丙走向的第一车道桥和丙-甲走向的第二车道桥,第一车道桥和第二车道桥相邻,并且均置于地面,跨过地下人行通道;高跨桥包括丁-乙走向的第一高跨桥和乙-丁走向的第二高跨桥,第一高跨桥和第二高跨桥相邻,并且浮于地面,跨过车道桥;圈形高跨桥浮于地面,环绕在高跨桥外,其具有四个相连通的端口,此四个端口分别对应甲、乙、丙、丁方向,并且每个端口均设置一个出口和一个入口;多个斜坡匝道包括四个第一斜坡匝道和八个第二斜坡匝道,高跨桥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斜坡匝道连通地面,圈形高跨桥每个端口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第二斜坡匝道连通地面。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沉浮式立交桥还包括甲-乙走向的第一右转车道、乙-丙走向的第二右转车道、丙-丁走向的第三右转车道、丁-甲走向的第四右转车道,该四个右转车道均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地下人行通道呈H型,其包括隧道和四个进出通道,隧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方向的进出通道,进出通道将隧道与地面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揭示了一种沉浮式立交桥,该立交桥包括地下人行通道、车道桥、高跨桥、圈形高跨桥以及多个斜坡匝道,其中地下人行通道建于地下并用于供行人通行,车道桥建于地面并用于供车辆直行,高跨桥浮于地面并用于供车辆直行,圈形高跨桥浮于地面用于供车辆转弯,多个斜坡匝道用于将高跨桥和圈形高跨桥与地面连通。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立交桥不占道外土地,节约土地成本;无需拆迁,特别适用城市道路十字路口的通车方式改造,节约红绿灯投资;人行通道建于地下,防雨、防晒同时节约顶盖投资;该立交桥为低层结构,可降低建筑施工和车辆通行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沉浮式立交桥的立体图。
图2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沉浮式立交桥的俯视图。
图3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沉浮式立交桥的地下人行通道的立体图。
图4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沉浮式立交桥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1-隧道,2-进出通道,3-第一车道桥,4-第二车道桥,5-第一高跨桥,6-第二高跨桥,7-第一斜坡匝道,8-第二斜坡匝道,11-第一右转车道,12-第二右转车道,13-第三右转车道,14-第四右转车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沉浮式立交桥适用于十字路口,定义该十字路口对应于甲、乙、丙、丁四个方向,该沉浮式立交桥包括用于供行人通行的H形地下人行通道、用于供车辆直行的车道桥、用于供车辆直行的高跨桥、用于供车辆转弯或直行的圈形高跨桥、用于使高跨桥和圈形高跨桥连通地面的斜坡匝道、以及用于供车辆快速右转的地面右转车道,本发明的立交桥无需使用红绿灯进行交通导行,无需停让,提高了车辆通过十字路口的效率。
H形地下人行通道位于十字路口交汇处地表的下方,其包括隧道1、四个进出通道2,隧道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进出通道2,进出通道2与地面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该四个进出通道2均为阶梯型通道。
车道桥包括甲-丙走向的第一车道桥3和丙-甲走向的第二车道桥4,第一车道桥3和第二车道桥4相邻,并且均置于地面,跨过地下人行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庆惠,未经徐庆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3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耗能‑分灾型地震落梁失效多级控制系统
- 下一篇:商业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