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0569.4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6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骏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远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水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量约300亿m3/a,产生含水(含水率98%)生化污泥约2亿m3/a,“十二五”期间,剩余污泥产量仍将以年均15%增长,例如年产1000万吨级炼油厂,每年会产生生化含水污泥约1万吨。
生化含水污泥对环境危害大,内部主要成分:水、微生物、微生物代谢物、无机固型物,其中含水达到98%~99%,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市面上的分离器通常为静态重力分离器,利用混合物间的质量不同,通过重力来沉淀混合物,沉淀时间需要大约12个小时;面对如此快速的城市生化污水的产生速度,此种分离装置,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批量的工业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泥水分离器,尤其适合快速分离泥水混合物。
本装置用于在污泥脱水之前的预处理,使得泥水中大部分的水分预先脱去,减轻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提高处理效率;对污泥进行“洗涤-沉淀”处理,其目的是让固体颗粒与水分离,其原理为Stocks沉淀理论:
其中u为颗粒沉速,ρg为颗粒密度,ρy为液体密度,μ为液体黏度,g为重力加速度,d为颗粒粒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泥水分离器,包括桶体,在所述桶体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桶体连通的清水出料装置,所述桶体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料装置,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出料装置,在所述桶体内设置有分离装置。
进一步,所述清水出料装置包括清水导流管、出水管和分离控制阀,所述清水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桶体内部连通,所述清水导流管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分离控制阀;所述清水导流管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清水导流管沿所述桶体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桶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污水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弯管和锥斗,所述进料管、所述弯管和所述锥斗依次连接,所述弯管和所述锥斗均位于所述桶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污泥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管、超声波探头、主控模块和泥位控制阀,所述超声波探头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泥位控制阀电连接,所述泥位控制阀与所述出料管相连通,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桶体底部。
通过本申请中的装置实现泥水分离的具体方法为:
S1,通过进料口、锥斗和大管将泥水通入桶体中;
S2,在桶体中通过分离装置旋转,将泥水中的清水和固体混合物分离;
S3,通过清水导流管使泥水流至出水管,最终通过分离器压控阀流出桶体;
S4,通过清水导流管和桶体的桶壁之间污泥沉降到桶体底部,通过超声波探头,将检测到的高度信号传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高度信号控制泥位控制阀的开闭。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可在动态中快速分离污泥和水这两种质量密度十分接近的物质,效果十分理想,并且不需要长时间沉淀,可以做到连续运行,在成本和体积相比于现有的装置有绝对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超声波探头 2、清水导流管3、分离控制阀
4、出水管 5、分离装置6、进料管
7、锥斗 8、大管9、出料管
10、泥位控制阀11、桶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远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湛江远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0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