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功能人工鱼礁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4842.2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宋伟华;马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A01K61/75;A01K61/78;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功能 人工 | ||
1.一种复合功能人工鱼礁,包括若干没于海水中的礁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饵料容器(2)和沉底块(30),饵料容器(2)漂浮于海面上,沉底块(30)位于饵料容器(2)下方的海底上,饵料容器(2)底部设有输送管(3),饵料容器(2)与输送管(3)之间设有潮汐动力自动投饵装置,饵料容器(2)内设有与潮汐动力自动投饵装置联动的自动补饵装置,输送管(3)上设有若干输送支管,各输送支管均与输送管(3)连通且分别通向各礁体(1),礁体(1)上设有光纤(33)及枝杈状的植藻架(34),光纤(33)一端设有集光器,另一端设有放射器(35),集光器露出于海面上,放射器(35)固定于植藻架(34)上方;所述的潮汐动力自动投饵装置包括饵料翻转托板(5)、托板驱动杠杆(6)、卷索轴(7)、卷簧片(8)和杠杆拨片(9),沉底块(30)上设有拉索(4),饵料翻转托板(5)铰接在饵料容器(2)内壁上,托板驱动杠杆(6)输出端位于饵料翻转托板(5)下方,托板驱动杠杆(6)输入端与饵料容器(2)间连有压簧(10),卷索轴(7)转动连接在饵料容器(2)内壁上,卷簧片(8)内端头固定在卷索轴(7)上,卷簧片(8)外端头与拉索(4)顶端连接,卷索轴(7)周面上设有一可容杠杆拨片(9)整体隐入的拨片隐藏槽,杠杆拨片(9)铰接在拨片隐藏槽槽底的偏外缘处,杠杆拨片(9)翻出拨片隐藏槽时,杠杆拨片(9)位于托板驱动杠杆(6)输入端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功能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所述自动补饵装置包括储料盒(11)和送料螺杆(12),送料螺杆(12)转动连接在储料盒(11)中,储料盒(11)一端底部设有下料口(13),送料螺杆(12)一端露出于储料盒(11)外,送料螺杆(12)的露出端设有齿轮(14),卷索轴(7)的轴杆上设有可与齿轮(14)啮合的扇形齿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功能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托板驱动杠杆(6)的输入端力臂大于托板驱动杠杆(6)的输出端力臂。
4.一种复合功能人工鱼礁,包括若干没于海水中的礁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饵料容器(2)和沉底块(30),饵料容器(2)漂浮于海面上,沉底块(30)位于饵料容器(2)下方的海底上,饵料容器(2)底部设有输送管(3),饵料容器(2)与输送管(3)之间设有潮汐动力自动投饵装置,饵料容器(2)内设有与潮汐动力自动投饵装置联动的自动补饵装置,输送管(3)上设有若干输送支管,各输送支管均与输送管(3)连通且分别通向各礁体(1),礁体(1)上设有光纤(33)及枝杈状的植藻架(34),光纤(33)一端设有集光器,另一端设有放射器(35),集光器露出于海面上,放射器(35)固定于植藻架(34)上方;所述的潮汐动力自动投饵装置包括锥形触压块(20)、活动挡板(22)和挡板驱动杠杆(23),沉底块(30)上固设有刚性的导杆(19),饵料容器(2)滑动套接在导杆(19)上,锥形触压块(20)固设于导杆(19)上,挡板驱动杠杆(23)铰接于饵料容器(2)内部,活动挡板(22)与挡板驱动杠杆(23)输出端固连,挡板驱动杠杆(23)输入端与饵料容器(2)间连有拉簧(24),挡板驱动杠杆(23)输入端至导杆(19)的距离小于锥形触压块(20)的锥部直径,在挡板驱动杠杆(23)输入端仅受到拉簧(24)作用时,活动挡板(22)与饵料容器(2)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功能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所述自动补饵装置包括拉线(25)、储料盒(11)、送料螺杆(12)、绕线轮轴(26)和收卷器(21),拉线(25)一端固连在导杆(19)上,另一端固连在收卷器(21)上,储料盒(11)和收卷器(21)固定在饵料容器(2)内部,绕线轮轴(26)通过一轴杆转动连接在饵料容器(2)内部,拉线(25)卷绕在绕线轮轴(26)上,送料螺杆(12)转动连接在储料盒(11)中,储料盒(11)一端底部设有下料口(13),送料螺杆(12)一端露出于储料盒(11)外,送料螺杆(12)的露出端设有齿轮(14),绕线轮轴(26)的轴杆上设有可与齿轮(14)啮合的扇形齿轮(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48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南美白对虾脱落精荚人工再移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鸡饲料自动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