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2228.2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龙;陈建大;沈剑峰;刘秀红;孙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浦莲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08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可调 砂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涉及到一种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满足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一次性泵送到300m及以上的性能要求。
背景技术
用于专门设计的超高层建筑,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前需要有较高的性能要求润滑泵管的砂浆,其中的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的泵送性能、润管性能、强度性能都必须达到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针对具体项目设计出相应的可调凝的润管砂浆。
现有技术条件下,一般性砂浆无法一次性泵送到300m及以上的施工性能要求,特别是超高建筑泵送混凝土前因润滑泵管的砂浆性能问题多,多次因砂浆性能问题出现混凝土泵管堵掉,影响到超高建筑的施工组织和工程质量。正是出于对未来超高层建筑可能的建筑发展需要,迫切地需要一种新型的具有强度和凝结时间与混凝土匹配、泵送性能极好的可调凝砂浆,以在诸如强度等级和泵送性能等各方面满足将来超高层建筑特殊工程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砂浆不适用于300m及以上的超高泵送性能要求的难题,特别是不能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用润滑管道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超高泵送、可调凝、润滑垂直高度300m以上高度的长距离泵管的砂浆。本发明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要求其在强度、凝结时间和泵送性能方面满足将来超高层建筑特殊工程的使用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其特征在于,该砂浆中包括有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砂、外加剂和水,该砂浆成分及配比如下:
成分 单方用量配比(kg/m3)
水泥 480~520
矿渣微粉 80~100
粉煤灰 100~120
细度模数为2.0~2.2的天然砂 980~1000
外加剂 6.6~7.4
拌合水 245~255;
所述的外加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超高泵送砂浆的泵送高度大于400m,在3小时内砂浆流动度保持在240 mm±30mm,初凝时间为5h~9h,终凝时间为6 h ~12h,超高泵送砂浆的凝结时间可调整到与后续泵送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相一致,其是通过聚羧酸减水剂中的葡萄糖酸钠、白糖等缓凝组分按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进行不同掺量比例的调整,以保持两种有影响的材料凝结时间一致,当葡萄糖酸钠:白糖=0.5%~1.5%:0.1%~0.8%,则对应的砂浆的初凝时间5h~7h,终凝时间在6h~9h;当葡萄糖酸钠:白糖=1.6%~3.0%:0.9%~1.5%,则对应的砂浆的初凝时间7.1h~9h,终凝时间在9.1h~12h;上述比例为葡萄糖酸钠和白糖分别占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中的质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中,所述天然细砂的细度模数为2.0~2.2,粒径在5mm以上颗粒含量不超过0.2%,含泥量不超过0.8%,表观密度不小于2560 kg/m3。
在本发明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中,所述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在25%~30%,对砂浆的保坍时间至少为3小时,可根据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进行调整砂浆的凝结时间,该外加剂来自于上海麦斯特建工高科技建筑化工有限公司配制的RHEOPLUS 325(简称RP325)。
在本发明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中,所述的矿渣微粉等级为S95,流动度比不小于105%,28d活性不低于100%。
在本发明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中,所述的水泥为强度等级为P.O42.5的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不小于48MPa,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不大于27%,水泥中铝酸三钙C3A矿物组分含量不超过7.0%,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大于380m2/kg。
在本发明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中,所述的粉煤灰为II级高钙灰,表观密度不超过2.35×103kg/m3,烧失量不大于1.5%,需水量比不超过100%。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超高泵送可调凝砂浆经过实践应用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浦莲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浦莲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2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