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线损优化的直流微网二次调节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3166.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6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超;贺凡波;赵争鸣;曹阳;袁立强;鲁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12 | 分类号: | H02J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优化 直流 二次 调节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线损优化的直流微网二次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构建一个直流微网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可控电压源、多个电流源或功率源负载、多条输电线路、多个变换器、低带宽通信系统、上层控制中心;其中,上层控制中心依次通过低带宽通信系统、变换器底层控制平台与每个可控电压源相连,上层控制中心通过低带宽通信系统与电流源或功率源负载相连;输电线路分为电源支路和主干输电线路,电源支路将多个可控电压源和电流源或功率源负载连到一起,主干输电线路将各条电源支路以及多个电流源或功率源负载连到一起;
步骤2、低带宽通信系统将各变换器的运行与采样信息上传至上层控制中心;
步骤3、上层控制中心根据各变换器上传来的运行信息,计算直流微网系统线路损耗功率;
步骤4、上层控制中心建立直流微网系统最优线路损耗功率的条件;
步骤5、上层控制中心计算各可控电压源下垂控制截距共模和差模调节量;
步骤6、上层控制中心将调节量通过低带宽通信系统下传到各变换器,通过下垂控制参数调节来实现直流微网系统二次调节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直流微网系统线路损耗功率包括各条电源支路和各条主干输电线路的损耗功率,总公式为:
其中第i条电源支路的线路损耗Pli计算如下式:
其中,Pl为直流微网系统线路损耗功率,ii为第i个可控电压源的输出电流,i=1,2,…,n,n为可控电压源的个数,Iij为第i个可控电压源支路上的第j个负载额定电流,j=1,2,…,m,m为该条电源支路上的负载个数,Ri(q+1)为第i个可控电压源支路上的第q+1段输电线路阻抗,q=1,2,…,p,p为该条电源支路上的输电线路分段个数;Iq-1为主干输电线路上的第q-1个负载额定电流,Rq为主干输电线路上的第q段输电线路阻抗;a、b、c分别为第1、2、3个可控电压源支路上的负载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31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