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漆包扁线触碰式浸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1446.8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句容联合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15 | 分类号: | B05C3/15;B05C11/10;H01B13/30;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2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扁线触碰式 浸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及其配套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换位导线生产时的漆包扁线触碰式浸润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换位导线一般由数根到数十根漆包扁线有序排列、换位编织外包绝缘纸而成,漆包扁线表面有一定的粘滞性,漆包扁线换位编织时很容易互相摩擦触碰导致绝缘漆膜破损,影响换位导线电气性能及使用寿命。目前普遍采用在漆包扁线表面涂抹变压器油的工艺来减少相互间的摩擦,但是涂抹变压器油需要精准,量少了没有效果,量多了渗出被外包绝缘纸吸收,导致绝缘纸变潮变软,失去纸张强度,换位导线运输、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破损。另外漆包扁线尺寸不同、生产线速度不同,都需要不断调整涂抹变压器油的出油量,操作复杂,以人员经验为主,不能准确控制出油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漆包扁线触碰式浸润方法,该方法采用专用装置实现了漆包扁线线速度与变压器油需求同步,通过转盘速度的同步调整出油量,而无需人工控制,降低了控制难度,能准确控制出油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漆包扁线触碰式浸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转盘上安装专用滴油装置,漆包扁线依次穿过转盘上的导线孔;该专用滴油装置包括储油罐、接触开关和导油槽,所述导油槽设置在转盘上,并呈圆周型排列在导线孔外围,且导油槽与导线孔内的毛毡相通;一组接触开关沿导油槽圆周均匀设置;在储油罐上设有导管,在导管的端部设有转盘旋转时与接触开关接触的滴油口;
2)漆包扁线在导线孔中的毛毡中穿过,转盘旋转,接触开关与滴油口接触即变压器油滴进导油槽中,两者分开即关闭滴油口,导油槽内的变压器油浸润到导线孔内的毛毡上;
3)漆包扁线进行换位编织,变压器油均匀涂抹在漆包扁线表面。
本发明中,所述导油槽为圆周形沟槽,设置在在圆周型排列的导线孔外围。一组2-8个接触开关沿导油槽圆周均匀设置。接触开关与滴油口接触,滴油口打开,变压器油滴进导油槽中,接触开关与滴油口分开,滴油口关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接触开关根据漆包扁线尺寸进行设置,可以2、3、4、6、8个,尺寸越大,接触开关越多,出油量越多;尺寸小,则只需2个或3个接触开关,出油量最少。即通过设置接触开关数量来控制出油量,与漆包扁线尺寸相匹配,操作简单明了;
②转盘速度与换位导线生产速度同步,即漆包扁线通过导线孔速度越快,转盘速度也同步增加,接触开关与滴油口接触也越频繁,出油量也越大,满足了漆包扁线线速度提高变压器油需求同步增加的问题。这样换位导线生产速度上下波动调整,通过转盘速度的同步调整,出油量相应进行调整,而无需人工控制,降低了控制难度;
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现了漆包扁线线速度与变压器油需求同步,通过转盘速度的同步调整出油量,而无需人工控制,降低了控制难度,能准确控制出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专用滴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漆包扁线触碰式浸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转盘上安装专用滴油装置,漆包扁线依次穿过转盘上的导线孔;该专用滴油装置包括储油罐1、接触开关2和导油槽3,导油槽设置在转盘4上,导油槽为圆周形沟槽,并呈圆周型排列在导线孔外围,且导油槽与转盘上的导线孔5内的毛毡相通;一组2个接触开关沿导油槽圆周均匀设置;在储油罐上设有导管6,在导管的顶端设有转盘旋转时与接触开关接触的滴油口7。接触开关与滴油口接触,滴油口打开,变压器油滴进导油槽中,接触开关与滴油口分开,滴油口关闭。
2)漆包扁线在导线孔中的毛毡中穿过,转盘旋转,接触开关与滴油口接触即变压器油滴进导油槽中,两者分开即关闭滴油口,导油槽内的变压器油浸润到导线孔内的毛毡上;
3)漆包扁线进行换位编织,变压器油均匀涂抹在漆包扁线表面。
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现了漆包扁线线速度与变压器油需求同步,通过转盘速度的同步调整出油量,而无需人工控制,降低了控制难度,能准确控制出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句容联合铜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句容联合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1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