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个人隐私的征信数据脱敏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1190.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博;杨茂江;韩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凭安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2017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个人隐私 数据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征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保护个人隐私的征信数据脱敏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原有征信数据采集方式通常是实体唯一标识+实体信用信息,实体唯一标识可以是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地址、银行卡号等,都是可以标记实际生活中唯一实体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是非常敏感,这种信息的采集方式简单,安全性差,在传输和存储中一旦发生泄密,则对实体会造成巨大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个人隐私的征信数据脱敏采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护个人隐私的征信数据脱敏采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采集终端采集识别实体标识;
(2)采集终端将实体标识进行脱敏处理,将实体标识通过一种不可逆的密码算法转换为网络空间的一个虚拟ID;
(3)采集终端采集实体信用信息,将虚拟ID和对应的实体信用信息传输给征信机构;
(4)征信机构存储虚拟ID和对应的实体信用信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实体标识为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地址、银行卡号、上网设备号、家庭门牌号、社保卡号、护照、驾驶证或网络账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的不可逆的密码算法为SHA1或MD5散列算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数据采集方式,解决了传统采集方法中个人隐私容易泄露的问题,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征信数据的安全采集、传输和存储,能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数据采集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标识脱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数据采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保护个人隐私的征信数据脱敏采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采集终端采集识别实体标识,实体标识为身份证号、手机号、邮箱地址、银行卡号、上网设备号、家庭门牌号、社保卡号、护照、驾驶证或网络账户;
(2)采集终端将实体标识进行脱敏处理,将实体标识通过一种不可逆的密码算法转换为网络空间的一个虚拟ID,不可逆的密码算法为SHA1或MD5散列算法;
(3)采集终端采集实体信用信息,将虚拟ID和对应的实体信用信息传输给征信机构;
(4)征信机构存储虚拟ID和对应的实体信用信息。
本发明数据采集方式,通过在采集源头对实体标识采用脱敏处理,将信息变成无隐私信息,征信机构自身也无法再推导出原始实体信息,这种信息在传输和存储上很安全。
这种数据脱敏的数据采集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数据各方之间的数据合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凭安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凭安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1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部兴趣区域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安全分享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