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0820.2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4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清;凌斌;罗三强;潘小玉;聂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揽山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金子娟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应用于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脱硫系统中的氧化池。
背景技术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是目前我国烟气脱硫技术中最主要的方法,其原理是采用石灰石(石灰)粉制成浆液作为脱硫吸收剂,与进入吸收塔的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SO2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加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最后生成副产品石膏。在该方法中,吸收剂吸收SO2生成的亚硫酸盐物质的氧化是很关键的一步,如果其氧化率达不到一定程度(>95%),就不能产生足够的石膏晶种使石膏晶体迅速增长,导致石膏在脱硫设备内结垢,引起堵塞。同时,脱硫浆液的脱水性能和产生的石膏品级也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现有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脱硫系统的氧化率,最大限度的减少结垢堵塞问题,并生成商品级的脱硫石膏,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配合脱硫塔使用,独立设置于脱硫塔浆液池外的氧化池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氧化池,包括喷射器和圆筒状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容器的外筒体设有与外部连接的排液口,所述外筒体周侧均匀布置有多个切向设置的喷射器接口管,所述喷射器接口管中轴线与外筒体外壁切线的夹角α为20°~70°,所述切线为喷射器接口管中轴线与外筒体外壁所在圆周面交点的切线;喷射器接口管中轴线与外筒体竖直方向的角度β为60°~120°。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器接口管中轴线与筒体外壁圆周切线的夹角α为20°~70°,与筒体竖直方向的角度β为7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反应容器可设计为以下三种结构形式:
(一)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设有防沉积蝶形底板,所述防沉积蝶形底板由多个扇形单元合围拼接构成,所述扇形单元倾斜设置,其弧形外缘与外筒体内壁相接,其圆心处高于其外缘,其外缘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使得相邻扇形单元呈“V”形或倒“V”型的拼接结构,使防沉积蝶形底板的整体外缘呈波浪形,所述排液口设置在防沉积蝶形板的各波谷低点或对应所述波谷低点的外筒体上。
(二)所述反应容器在外筒体内还设有内筒体,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环形容腔的底部设有防沉积蝶形底板,所述防沉积蝶形底板由多个扇环单元合围拼接构成,所述扇环单元倾斜设置,其弧形内缘一侧抬高,其弧形外缘一侧压低,其弧形外缘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使得相邻扇环单元呈“V”形或倒“V”型的拼接结构,使防沉积蝶形底板的整体外缘呈波浪形,所述排液口设置在防沉积蝶形板的各波谷低点或对应所述波谷低点的外筒体上。
所述内筒体可设为上下贯通的圆筒,用于管路的通过,在系统工艺中,方便管路走线的铺排,尤其是氧化池下方设有其它处理设备时。
(三)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采用倒锥形或弧形,所述排液口设置在反应容器底部的最低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反应容器的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可设置在外筒体和/或内筒体的上部。
所述反应容器的下部设有回流接口管,所述回流接口管可设置在外筒体和/或内筒体上,使其高度位置位于所述喷射器接口管和所述排液口之间。
本发明氧化池装置的工作机制是:
浆液与氧化空气通过泵和风机同时输送到喷射器,在喷射器中浆液与氧化空气进行预混合后以一定的流速进入氧化池筒体,由于喷射器接口与氧化池筒体呈一定角度,切向流入氧化池的浆液在筒体内会形成剧烈旋转流动,氧化过程得到强化,同时,省去了搅拌设备。而蝶形底板可有效防止沉积,避免结垢和堵塞。本发明氧化池可配合脱硫塔等设备使用,可独立维护,以改善脱硫塔等设备因对氧化区的需求使得设备整体较为庞大、不易维护的缺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结构设计新颖,维护方便,氧化空气分布均匀,氧化时间短、效率高,且无需搅拌,降低能耗。配合对氧化区有需求的设备使用,能够有效防止设备因氧化不足给设备造成的结垢堵塞问题,降低设备的体积、维护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揽山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揽山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0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