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7317.1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0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林;滕姿;吴俊;夏鹏飞;崔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7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站 协作 上行 干扰 消除 方法 | ||
1.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相邻的互为协作的基站分别根据各自小区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将用户分为两类:I类和II类,I类用户为小区中心用户,II类用户为小区边缘用户;
步骤S2:基站之间互为服务基站和协作基站,服务基站和协作基站之间通过回传网络交换各自的II类用户信道信息,将服务基站I类用户与协作基站II类用户配对;
步骤S3:配对成功的用户由各自基站分配相同的时频资源,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步骤S4:服务基站和协作基站通过回传网络进行各自基站I类用户和II类用户的上行数据迭代干扰消除;
所述步骤S2中采用稳定婚姻匹配算法将服务基站I类用户与协作基站II类用户配对;
所述稳定婚姻匹配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21:对每个服务基站I类用户生成与协作基站II类用户对应的第一优先匹配顺序表,对每个协作基站II类用户生成与服务基站I类用户对应的第二优先匹配顺序表;
22:所有尚未匹配成功的服务基站I类用户从第一优先匹配顺序表中依次选择未被选择的协作基站II类用户;
23:协作基站II类用户进行反选,包括三种情况:
1)当协作基站II类用户没有被任何一个服务基站I类用户选中,此时协作基站II类用户无需做任何处理,等待下一轮;
2)当协作基站II类用户只被一个服务基站I类用户选择,此时直接选择匹配;
3)当协作基站II类用户被至少两个服务基站I类用户选择,此时从所有选择它的服务基站I类用户中选择在第二优先匹配顺序表中排名最前的用户,拒绝其它用户;
24:经过协作基站反选后,被所有协作基站II类用户拒绝的服务基站I类用户进入下一轮匹配,跳转步骤22,直到所有用户都匹配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I类用户为满足|h|2>σ2条件的用户,II类用户为满足|h|2≤σ2条件的用户,h为用户信道信息,σ2为噪声方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的第一优先匹配顺序表和第二优先匹配顺序表根据可匹配用户的匹配值Q排序得到,匹配值Q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h11表示待匹配用户与其所在基站之间的信道系数,h12表示待匹配用户与其对应协作的基站之间的信道系数,h21表示可匹配用户与其对应协作的基站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可匹配用户与其所在基站之间的信道系数,Re(·)表示取·的实部运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73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