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7123.1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2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皇康康;高启平;刘汉论;帅柯;李云兰;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何涛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混养 分区 投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养池的分区投喂方法。
背景技术
合理的养殖模式是实现水产养殖高效益和降低饲料成本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充分发挥池塘的养殖空间和配合饲料的技术优势,增加单位水体的载鱼量,降低配合饲料的饵料系数,控制池塘水质,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因此在目前集约化养殖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养殖环境,如何优化水产养殖模式将是人们重点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有几种方式:1、静水养殖和流水养殖;2、单养、混养和套养;3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河道养殖、湖泊养殖、水库养殖、网箱养殖及工厂化养殖等;4、精养、半精养和粗养等。在不同的养殖方式下,根据不同鱼类生活习性、鱼类食性和鱼塘类型的差异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是鱼类养殖成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单位产量的高低。
混养是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合理搭配混养的优点在于可以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可培育鱼种提高鱼产量;产量高成本低;避免放养品种少造成水体利用率不高,白白浪费了养殖水体的问题;可以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地扩大饵肥源,可以充分利用养殖鱼类的分层习性和它们之间在饵料连锁关系及物质循环上的互利作用;则有利于实行轮捕和为下年准备大规格鱼种。这些都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池塘增产潜力,提高放养密度,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基于混养的上述优点,合理搭配混养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水产养殖。发明人通过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发现,混养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抢食问题:现有混养模式下,有各种品种,各品种的规格有大有小,投喂时,为了保证饲料能被小规格类采食,通常选择小颗粒饲料,但是小颗粒饲料相对于大规格类太小而不容易被大规格类采食到,相反,如果是大颗粒饲料会导致小规格类的无法吞食,上述两种情况都使饲料不能被充分的采食,导致饲料下沉到池底而造成饲料的浪费;投喂时,大规格类和小规格类在抢食过程中,大规格鱼类因为要抢食小颗粒饲料,活动量较大,消耗能量过多,不利于生长,小规格鱼类抢食困难,所以都不利于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2、投喂时投喂区域的养殖对象密度较大,溶解氧迅速降低(降低7mg/L),水中溶氧量低,养殖对象食欲差,或者厌食;摄食后饲料消化吸收率低,生长速度慢,导致所有养殖对象都长势偏慢,产量减少;饲料系数高,增加养殖成本。
公布号为CN10356380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 名称为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20398556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
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包括:(1)在第一天投喂时,将膨化料和沉性料混合于第一投饵机,将混合料一并投撒到第一食台上;(2)从第二天开始,操作人员从第一食台开始投撒膨化料,并逐步远离第一食台,将草鱼引导至远离第一食台的水域,并当草鱼远离第一食台时,第一投饵机在第一食台投撒沉性料喂养鲫鱼;(3)按照步骤(2)的方式,持续在水域投撒膨化料,对草鱼进行喂养,在水域形成投饲所述草鱼的第二食台,同时在第一食台喂养鲫鱼,逐步形成草鲫混养池内分食台投饲的局面。 该方法是根据草鱼和鲫鱼在池塘中所处水层的不同,采用浮在水面的膨化饲料和易沉的沉性饲料投喂,从而将位于上层的草鱼和位于下层的鲫鱼这两个品种分台投喂,不适用于同一水层鱼群的投喂,应用范围有限,该方法采用人工逐步引导,耗费人力,增加劳动力成本;该方法分台投喂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投喂,两种鱼又会聚集到一个食台抢食,这样,则需要重新分台,整个养殖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分台过程,耗费人力,物力,分区投喂效果差。
一种鱼鳅混养分区投喂装置,该装置包括隔离外框、连接在隔离外框上并向水底延伸的围网和位于围网内的人工水草种植区,所述围网底端封口,所述围网网眼的尺寸小于鱼类的尺寸且大于泥鳅的尺寸,所述人工水草种植区内种植的人工水草垂入水面下。该实用新型专利采用网眼的尺寸小于鱼类的尺寸分区投喂装置达到将泥鳅和鱼分开投喂的目的,可见其不适用于鱼类的分区投喂,仅仅适用于泥鳅和鱼混养模式的养殖。
由上述两篇文件可知,现有技术的分区投喂方法或装置不能很好的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混养模式的需要,导致现有混养池的投喂方法出现的浪费饵料、饲料利用率低,混养水产动物生长速度慢,产量降低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急需要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来满足日益发展的养殖模式的需要,大规模提高我国水产动物产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7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米枣园生态养鸡的方法
- 下一篇:提高夏季青虾苗种运输成活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