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油罐油气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32373.6 | 申请日: | 2015-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进 |
| 主分类号: | B65D90/30 | 分类号: | B65D90/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油罐 油气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油储罐油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原油集输系统中,通常采用固定拱顶罐储存原油。在常温常压储存过程中,原油中的轻烃组份挥发出来,造成原油损失和环境污染。随着社会节能、减排、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油气生产企业对原油储罐的油蒸气进行回收利用。现有的原油储罐油气回收装置中,抽取大罐气的设备主要有往复压缩机和引射器。目前,油田多利用往复压缩机抽取油罐烃蒸气,但是,往复压缩机连续运行不仅消耗大量电能,而且其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现有的引射器抽取油罐烃蒸气装置虽然具有节能和维护工作量少的优点,但是这种油气回收装置需要用高压天然气做为动力气,因此适用于气油比比较高的高压油田和有高压天然气气源的油田,而老油田和低压油田由于没有足够的高压天然气作为动力气,因此引射器抽取油罐气装置在这些油田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原油储罐油气回收系统运行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需要高压天然气气源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储油罐油气回收系统,该油气回收系统运行费用低、维护工作量少、无需高压天然气气源,特别适用于老油田和气油比比较低的低压油田。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油罐油气回收系统,包括离心泵(4)、引射器(12)、油气分离器(14)、高压进口调节阀(6)、低压进口调节阀(7)、液位调节阀(13)等;离心泵(4)的进口通过截断阀(3)与多个储油罐连通;引射器(12)的高压进口通过高压进口调节阀(6)、截断阀(5)与离心泵(4)的出口连通,引射器(12)的高压进口还通过高压进口调节阀(6)和截断阀(11)与储油罐的收油管(15)连通;引射器(12)的高压进口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高压进口调节阀(6),使引射器(12)的高压进口压力维持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引射器(12)的低压进口通过低压进口调节阀(7)与多个储油罐的气管线连通,引射器(12)的低压进口还通过回流调节阀(8)与引射器(12)的出口连通;引射器(12)的低压进口处安 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低压进口调节阀(7)和回流调节阀(8),使引射器(12)的低压进口压力维护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当引射器(12)的低压进口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回流调节阀(8)开启,向引射器低压进口端补气;油气分离器(14)通过截断阀(9)与引射器(12)的出口连通,油气分离器(14)的顶部通过截断阀与站场内的集气管(10)连通,油气分离器(14)的底部通过液位调节阀(13)与多个储油罐连通;油气分离器(14)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油气分离器(14)中的液位高度。
正常工作时,离心泵(4)将储油罐中的原油泵送至引射器(12),引射产生的负压将原油储罐内的挥发气抽出,引射器(12)排出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油气分离器(14)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天然气进入站场内的集气管(10),回收和利用,分离出的原油重新回流到储油罐中。当油罐进行收油操作,并且来油压力较高时,离心泵(4)停运,此时利用收油管线(15)中分流出的部分原油带动引射器(12)抽取油罐内的挥发气。当引射器(12)的低压进口端压力过低时,通过回流调节阀(8)向引射器(12)的低压进口端补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有效回收原油储罐挥发气,从而减少因油罐挥发气排放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2、本发明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于往复压缩机回收系统,管理维护方便;
3、本发明可利用油罐收油时的油流带动引射器,因此,其运行成本低于压缩机回收装置;
4、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引射器回收装置需要高压天然气驱动的局限性,因此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老油田及低压油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储油罐油气回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气管线,2-储油罐,3-截断阀,4-离心泵,5-截断阀,6-高压进口调节阀,7-低压进口调节阀,8-回流调节阀,9-截断阀,10-集气管,11-截断阀,12-引射器,13-液位调节阀,14-油气分离器,15-收油管,16-发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进,未经徐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2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