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源稻蓟马驱避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5211.1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40 | 分类号: | A01N65/40;A01N25/30;A01P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源稻蓟马驱避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源稻蓟马驱避剂。
背景技术
稻蓟马,俗称灰虫。我国主要稻区均有发生,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为害小麦、玉米等作物。主要在水稻生长前期为害,一般秧苗期和分蘖期受害最重。初孵若虫先迁移到心叶取食,随着心叶的生长,若虫部位逐渐上移,趋向叶尖,造成叶尖纵卷。叶尖卷曲枯黄,预示成虫即将发生。在纵卷的心叶内有数头至数百头,以口器锉伤嫩叶,吸取汁液。苗期受害,叶片出现白色小点或微孔,逐渐使稻叶枯黄卷缩,严重时成穴或成片秧苗发黄、枯死,状如火烧。扬花期受害,刺吸花粉汁液,造成秕谷。
目前,主要采用氧化乐果、辛硫磷乳油、呋喃丹颗粒剂等农药防治稻蓟马,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还会导致水稻的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人们对农药的安全使用越来越关注,以新的安全有效成分替代现有市场产品早就提上了日程。昆虫驱避剂是杀虫剂可供替代的选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植物源稻蓟马驱避剂的技术方案,其以植物为原料,原料来源丰富,原料成本低,对稻蓟马趋避效果好,不会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友好,使用方便、安全。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稻蓟马驱避剂,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成:
1)称取重量份数的以下物质:植物提取液80-90份、天竺葵精油6-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9份,备用;
2)所述的植物提取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重量百分含量称取木香25-40%、喜树果40-60%、红花石蒜5-20%、地肤子5-10%,备用;将木香干燥后切碎,置破碎提取器的容器中,用木香重量4-5倍的70%含水乙醇进行破碎提取2次,每次2-3分钟;将得到的提取液抽滤,弃去滤渣,将提取液在65℃闪蒸浓缩至原体积1/2-1/3,制得木香提取物浓缩液;将喜树果、红花石蒜、地肤子加4-6倍植物总重量的水浸泡2-4h,然后在100℃下煎煮20-30min,最后过滤除去药渣,收集滤液,将滤液在70℃闪蒸浓缩至原体积1/2-1/3,制得喜树果、红花石蒜和地肤子混合浓缩液;将木香提取物浓缩液和喜树果、红花石蒜和地肤子混合浓缩液混合即为植物提取液;
3)将步骤2)制得的植物提取液与天竺葵精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即可。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稻蓟马驱避剂,其特征在于该驱避剂由重量份数的以下物质制成:植物提取液82-88份、天竺葵精油7-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8份。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稻蓟马驱避剂,其特征在于该驱避剂由重量份数的以下物质制成:植物提取液84-86份、天竺葵精油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份。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稻蓟马驱避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照重量百分含量称取木香30-35%、喜树果45-55%、红花石蒜8-16%、地肤子6-9%,备用。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稻蓟马驱避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照重量百分含量称取木香31-33%、喜树果48-50%、红花石蒜10-12%、地肤子7-8%,备用。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稻蓟马驱避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喜树果、红花石蒜、地肤子加5倍植物总重量的水浸泡3h,然后在100℃下煎煮22-25min。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云木香生产于中国云南丽江地区;川木香主产于四川安县、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以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或煨用。木香的根油主含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烯内酯、木香萜醛、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土木香内酯、异中美菊素、柏木烯、葎草烯、木香醇、榄香醇、甘氨酸、木香萜胺等活性成分,试验结果发现其对等稻蓟马等水稻害虫有较好的驱避效果。
喜树果,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果实,落叶大乔木,叶互生,卵状长方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8cm,宽5-1O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广楔形,全缘,边缘有纤毛,羽脉10-11对;叶柄红色,有疏毛。花单性同株,成球形头状花序;花萼5齿裂;花瓣5,绿色;雄花雄蕊10;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头3裂,花盘明显,果序球状,花期8月,果期10—11月。生于海拔1000m以下较潮湿处,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脱落时采收,晒干。喜树果中含有喜树碱、喜树次碱、10-羟基喜树碱、白桦脂酸、长春甙内酰胺等活性成分,性寒,味苦、涩,有毒。试验结果发现喜树果对等稻蓟马等水稻害虫有较好的驱避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大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5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