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致密(LaxCa1‑x)B6多晶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3310.6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4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身林;罗小兵;叶子飘;罗回雨;余晓光;胡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冈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8/02 | 分类号: | C30B28/02;C30B29/10;C01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343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la sub ca 多晶 阴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碱土硼化物阴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axCa1-x)B6固溶体多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碱土硼化物是一种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广、潜在发展势头强劲的产品。其中LaB6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阴极,具有低功函数、低电阻率、低蒸发率、高熔点、长寿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镜、等离子体源、电子束焊机、电子束曝光机、场发射阵列等设备中。但是,随着高分辨率真空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对高性能阴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低工作温度及更大的发射电流密度。LaB6阴极的缺点之一是工作温度较高,通常在1500℃以上,不仅影响阴极寿命也对器件的工作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严重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此外,和钡钨等低温阴极相比,LaB6功函数偏大,热电子发射性能有待提高。
有研究发现,当将LaB6与其它稀土、碱土金属硼化物如SrB6或BaB6混合在一起时,其热电子发射性能比LaB6更好,这引起了人们对多元稀土硼化物的研究兴趣。近期,申请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几种多元稀土、碱土金属硼化物的功函数,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组分的(LaxCa1-x)B6如(La0.4Ca0.6)B6与LaB6相比具有更低的工作温度和更高的热电子发射性能。这表明,适量的CaB6掺杂有望降低LaB6阴极工作温度并大幅提高其热电子发射性能。CaB6本身具有较低功函数、比电阻恒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热膨胀值为零、挥发性小、抗中毒能力强、耐离子轰击能力强、不同类型的磁序等优越性能。在LaB6中掺杂固溶CaB6除了能提高发射性能之外,还能大幅提高电阻率,有助于六硼化物阴极在直热式阴极领域的应用。此外,掺入微量镧系元素(特别是La)的CaB6晶体有弱铁磁性,而且居里温度很高(600-800K),这一新奇的实验结果引发大量的研究工作。因此,通过掺杂固溶CaB6来调控LaB6的晶体结构,制备性能优异的多元稀土硼化物(LaxCa1-x) B6固溶体多晶阴极,从而实现阴极材料性能的可控、提高热发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多元稀土、碱土金属硼化物多晶材料的传统制备方法,包括多晶粉末合成和粉末的烧结致密化两个过程。多元稀土、碱土金属硼化物多晶粉末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硼热还原法、碳化硼法、元素合成法、电解法和镁热法等。以上制备粉末的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常用的是碳化硼法。元素合成法获得的粉末纯度最高,但由于硼粉的价格较贵,金属Ca粉易氧化,且Ca与B的高温蒸气压不同,所以该法工艺严格,设备要求高,工艺难以控制,不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采用碳化硼法制备的硼化物粉末的纯度不如直接合成的高,但B4C的价格较纯硼低的多,所合成的粉末形貌与原料B4C有很大关系,有硬团聚、分层现象。多元硼化物粉末的致密化主要采用无压烧结、热压烧结或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硼化物在高温下具有高的化学活性和低的塑性,其致密化过程有很大的工艺难度。无压烧结和热压烧结制备烧结温度高(2000-2200℃),产品晶粒粗大、孔隙多,致密度低(相对密度一般低于90%),影响材料的力学和发射性能,导致产品难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SPS是一种快速烧结技术,但是该方法对设备要求高,且收率低,不适合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冈山大学,未经井冈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3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