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调整单元、液体供给设备以及液体喷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4846.1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森口拓人;岩永周三;山田和弘;为永善太郎;守屋孝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45 | 分类号: | B41J2/045;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调整 单元 液体 供给 设备 以及 喷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调整待施加给液体的压力的压力调整单元、设置有该压力调整单元的液体供给设备和液体喷出设备。
背景技术
通过用于喷出从墨罐(液体容纳部)供给的墨(液体)的喷墨打印设备来举例说明液体喷出设备,墨从喷墨打印头(液体喷出头)喷出以便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例如,在作为打印设备的要求改善打印速度的商业级打印设备中,会从打印头喷出大量的墨。鉴于此,需要向打印头供给大量的墨。为了这个目的,通过泵等对容纳在墨罐中的墨加压,然后,需要供给(加压供给)被加压了的墨。同时,需要向用于从喷出口喷出墨的打印头供给被施加了负压的墨,以便抑制墨从喷出口漏出。
日本特许第3606282号公开了一种用于调整墨的压力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设置于向打印头供给墨的供给路径的压力调整单元。该压力调整单元适用于调整待被加压供给的墨的压力、对墨施加负压并接着向打印头供给墨。向待被供给至打印头的墨施加负压,以便在喷出口处形成墨的弯液面。为了使留在打印头内的墨的负压稳定,该压力调整单元根据打印头内的负压来打开或关闭布置于墨供给路径的阀,该负压根据墨的喷出而发生变化。
例如,日本特许第3606282号中公开的压力调整单元被构造成:在打印设备的停止期间和打印头的更换期间不再加压供给墨的情况下,将待对墨施加的负压调整至较低水平。因此,在打印设备的停止期间和打印头的更换期间,待施加于留在打印头中的墨的负压变得低,因而产生了墨从喷出口漏出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供给液体施加稳定压力的压力调整单元、一种液体供给设备以及一种液体喷出设备。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压力调整单元,其设置于连通在用于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和用于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之间的供给路径,所述压力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压力室,其内能够导入液体;
第二压力室,能够从其内导出液体;
连通路径,其使得所述第一压力室与所述第二压力室彼此连通;
阀,其能够调节所述连通路径的打开程度;以及
施力单元,其被构造成对所述阀施加施力,所述施力作用在使所述连通路径关闭的方向上并且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室内的压力的减少而增大。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设备,其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压力调整单元;以及液体容纳部,其用于容纳液体。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设备,其包括:根据第二方面的液体供给设备;以及液体喷出头,其能够喷出待从所述液体供给设备供给的液体。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其包括:根据第二方面的液体供给设备,所述液体供给设备将墨作为液体来进行供给;喷墨打印头,其被构造成喷出待从所述液体供给设备供给的墨;以及移动单元,其被构造成使所述喷墨打印头和打印介质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对用于调节第一压力室和第二压力室之间的连通路径的打开程度的阀施加施力来稳定地维持第二压力室的压力,该施力作用在使连通路径关闭的方向上并且根据第一压力室的压力而变化。在从第二压力室向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的情况下,能够将容纳在液体喷出头中的液体的负压维持在预定的范围,以抑制液体从液体喷出头漏出。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墨供给设备的构造的图;
图2A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压力调整单元的立体图,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IIB-IIB截取的截面图;
图3A和图3B均是用于说明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压力调整单元的操作的截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加压泵的驱动期间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压力调整单元的操作的截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加压泵的停止期间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压力调整单元的操作的截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作为比较例的压力调整单元的截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压力调整单元的截面图;以及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喷墨打印设备的图,其中可以配置有图1中示出的墨供给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4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