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软骨疾病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2005.7 | 申请日: | 200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6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伦政;三浪明男;笠原靖彦;五十岚达弥;河村太介;笠原文善;宫岛千寻;大泽伸雄;今井真理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持田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34 | 分类号: | A61K31/734;A61P19/08;A61P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黄希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软骨 疾病 组合 | ||
1.内毒素含量为100 EU/g以下的褐藻酸钠或褐藻酸钾在制备用于再生透明软骨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
所述组合物通过应用于软骨损伤部位而在患部固化,
所述组合物中含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或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
所述组合物的粘度为400 mPa·s~20000 mPa·s、且具有流动性,并且
所述褐藻酸钠或褐藻酸钾具有通过凝胶过滤色谱测得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以上。
2.内毒素含量为100 EU/g以下的褐藻酸钠或褐藻酸钾在制备用于再生透明软骨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
所述组合物通过应用于软骨损伤部位而在患部固化,
所述组合物中包埋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或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
所述组合物的粘度为400 mPa·s~20000 mPa·s、且具有流动性,并且
所述褐藻酸钠或褐藻酸钾具有通过凝胶过滤色谱测得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以上。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在所述组合物的表面应用交联剂以固化所述组合物,所述交联剂为选自Ca2+、Mg2+、Ba2+和Sr2+的金属离子化合物。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细胞不一定必须在体外诱导这些细胞的分化即可包埋在所述组合物中。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细胞无需进行体外培养、分化处理的麻烦即可包埋在所述组合物中。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应用于软骨损伤部位是下述的任意一种应用:
a) 应用于软骨缺损部位;或
b) 在所述软骨损伤部位或软骨缺损部位形成一个以上的孔,并应用于上述所形成的孔。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在将所述组合物应用于所述软骨缺损部位的开口部、或者在所述软骨损伤部位或软骨缺损部位上形成的孔的开口部倾斜的、或者是朝向下方的状态的软骨损伤部位时,至少在损伤部位附着5秒以上。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组合物用16G~18G的注射针应用于软骨损伤部位。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组合物应用于预先在关节镜下经清洗并干燥的、作为所述软骨损伤部位应用部位的患部的孔洞,使所述组合物充分填满孔洞容积,并在该应用的所述组合物的表面应用CaCl2溶液,然后除去残留在该应用的所述组合物的表面的CaCl2溶液,使所述组合物在患部固化。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组合物中不含有促进细胞生长的因子。
11.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在将所述组合物应用于软骨损伤部位之前,所述细胞在体外培养至选自下述的1种以上的状态:
a) 细胞数为1×106个/mL以上的状态;
b) 通过番红O染色或H-E染色检测出透明软骨组织的状态;
c) 通过抗胶原II型抗体或基因分析检测出II型胶原的状态;
d) 通过抗糖苷配基抗体或基因分析检测出糖苷配基的状态;以及
e) 分泌胞外基质的状态。
12.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持田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未经持田制药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20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铁凹土在制备止血药物中的用途
- 下一篇:含泰地罗新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