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小时间尺度的疲劳裂纹扩展机理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5211.X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畏寒;张卫方;张慰;何晶靖;王红勋;金博;刘天娇;陈惠鹏;董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时间 尺度 疲劳 裂纹 扩展 机理 测试 方法 | ||
1.基于小时间尺度的疲劳裂纹扩展机理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试样的制备
结合扫描电镜所配原位拉伸台要求制备试样,采用线切割方法在试样上制备预制缺口;对试样进行编号;
(2)试样金相组织分析和标定
根据《GB/T 13298-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将试样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配制化学浸蚀剂对试样进行金相处理;将试样置于显微镜下,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试样表面的晶粒、晶界、第二相粒子微观形貌;拍摄试样金相照片,标定出晶界和第二相粒子的位置;
(3)疲劳裂纹预制试验
试样表面重新抛光后装夹于疲劳试验机中,安装位置需垂直且居中;参考《GB/T 6398-2000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开展预制裂纹试验;
(4)原位疲劳加载试验及小时间尺度位置标定
将试样装夹在原位拉伸台中,并放置在扫描电镜里;设定载荷、应力比和循环周次进行疲劳循环加载;循环加载50周次后,当裂纹开始稳定扩展时,结合金相图片,判断裂纹尖端是否接近某一晶界或第二相粒子位置;判断裂纹尖端接近晶界时,采用小时间尺度方法进行手动加载;在一个载荷周期的加载和卸载段,分别对不同应力点的裂纹尖端位置进行标定;当裂纹尖端穿过晶界后,再次采用小时间尺度方法进行加载和标记;
继续循环多个周期后,当裂纹再次接近和穿过晶界时,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加载和标记;若裂纹尖端在第二相粒子内部穿过时,采用小时间尺度方法进行加载和标记;
重新选择新试样,设定另一应力比进行原位加载和小时间尺度标记试验;
完成恒幅试验后,选择不同变幅类型的变幅载荷试验进行研究,在变载之前的一个载荷周期内,采用小时间尺度方法进行加载与标记,在变载之后的下一个周期,再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加载和标记;
(5)小时间尺度疲劳裂纹扩展机理分析
将试样从扫描电镜中取出并进行金相处理;试样重新放置于扫描电镜中,根据标记位置找到每个小时间尺度应力标记点,分析一个载荷周期内微观组织对裂纹扩展的影响机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52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