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9665.6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君平;陈宝春;刘欣昊;徐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50 | 分类号: | E02D5/5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普通 组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基础由于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以及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高层建筑、桥梁等结构的基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柱基础承载力大,一般桩截面较大,而且由于地下环境复杂、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等原因,经常出现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不凝固、桩身混凝土不凝、岩渣沉积成层,桩身出现空洞体等断桩质量问题,桩基属于隐蔽工程,质量问题不易发现,检查困难而且费用较高。桩基在酸性土壤中还会受到土壤的侵蚀,影响结构的安全。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桩孔内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质量难以控制,而且普通的钢筋混凝土(RC)强度低、韧性差、孔隙率高,在荷载和环境作用下容易出现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以细砂为骨料,掺入大量硅灰等矿物掺合料、高效减水剂和微细钢纤维,形成的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密实的混凝土材料,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剔除了粗骨料(石子),是细料致密材料与纤维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均比普通的混凝土要高出很多。利用UHPC承压可以减小桩基的尺寸大小,节省材料和施工工作量,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同时UHPC良好的使用性能可以大大提高桩基的使用寿命。虽然UHPC性能很好,但造价要比普通的混凝土高很多,如果桩基全部用UHPC,则很不经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截面较大、施工质量容易出现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构造简单、施工容易方便、材料新颖且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良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桩,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放置于桩孔内且二者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内浇筑有普通混凝土以形成普通混凝土内芯,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外壁通过其孔洞由内向外流出普通混凝土以形成普通混凝土粘结外层,所述普通混凝土粘结外层介于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外壁与桩孔内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外壁到圆心的距离比桩孔的半径小5~10cm。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的直径为5~10cm。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侧壁内配置钢筋或不配置有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是由多个预制节段叠加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普通混凝土内芯不配置钢筋笼。
进一步的,所述普通混凝土粘结外层不配置钢筋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桩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设计要求制作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并在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侧壁上开设多个孔洞;
(2)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作业方式制作桩孔,将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放置于桩孔内,并使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的中心线与桩孔的中心线相重合;
(3)往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内灌注普通混凝土以形成普通混凝土内芯,同时部分普通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从孔洞流到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外以形成普通混凝土粘结外层;
(4)采用正常养护,形成组合桩。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外壁到圆心的距离比组合桩的设计半径小5~10cm。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的直径为5~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桩构造简单、材料新颖且力学性能良好,利用UHPC的高强度、高韧性和耐腐蚀等优点减小桩基的截面尺寸,利用预制筒内浇筑混凝土保证桩基的浇筑质量,提高桩基的耐久性,有效解决目前普通钢筋混凝土桩出现空洞、夹层甚至断桩和受土壤侵蚀损坏等问题,并与普通混凝土结合,节约造价,取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的开孔示意图。
图中:1-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筒,2-孔洞,3-普通混凝土内芯,4-普通混凝土粘结外层,5-桩孔内壁,6-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9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灌注桩机的作业塔架
- 下一篇:黏性土可塑性现场判别仪及其现场判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