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7254.3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庆;段明涛;苏海亭;孙丹;王海峰;闫继超;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骏马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5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焊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气锅炉产品的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蛇形炉管在安装时,其端部需要进行对接后安装,而当使用在筑起锅炉产品中,其密封度尤为重要;
在蛇形炉管安装时,是通过管卡限定安装的位置,而管卡在其中是安装支撑结构,需要焊接在筒体内壁上,但是筒体直径及长度的尺寸较大,需要装配焊接管卡的数量较多;
现有技术的做法是通过人工手动装配、手动焊接生产方式将管卡焊接在筒体内部,然而通过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且焊接后质量不稳定,会造成后续安装或使用中出现故障,严重影响工作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免除手工劳动、成型后质量稳定、生成效率高且降低降低成本的自动焊接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包括:
支撑机构,用于对筒体进行支撑、旋转并进行移动,设置在使用地;
装配机构,用于进行管卡传送、定位和焊接,设置在使用地,并置于支撑机构一端;
控制机构,分别与支撑机构和装配机构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均活动设置在使用地,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的间距可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支撑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体及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均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撑体上,且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的间距可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支撑装置包括:
第二支撑体及第三支撑轮和第四支撑轮,第三支撑轮和第四支撑轮均活动设置在第二支撑体上,且第三支撑轮和第四支撑轮的间距可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手控装置,分别与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装配机构包括:
固定装置,设置在使用地;
传送装置,用于传送管卡,设置在固定装置上;
抓取装置,活动设置在传送装置上;
焊接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抓取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设置在传送装置;
气爪,设置在传送装置上,并与控制单元连接;
焊接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上,并与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平衡牵引装置,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传送装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全防护装置,与支撑机构和装配机构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净化装置,用于净化操作环境污染物,设置在使用地。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机构与装配机构的配合,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实现自动进行管卡的传送、定位和焊接的操作,并在焊接的过程中通过支撑机构进行筒体的旋转,使得自动控制焊接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人工操作,进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通过自动焊接的方式进行管卡的焊接,使得焊接位置赚取额,焊接效果均匀,进而提高了焊接的质量,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提高工作效率且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操作的质量,避免了故障的出现,使工作更为顺利的进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焊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机构;11、第一支撑装置;12、第二支撑装置;13、手控装置;2、装配机构;21、固定装置;22、传送装置;23、抓取装置;24、焊接装置;25、平衡牵引装置;3、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骏马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骏马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7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