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凡尔球座高效油气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1946.7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白静;白虎峰;白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虎强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E21B34/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74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凡尔 高效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凡尔球座高效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很多油田中都存在一些含气量较高的油井,气体进入抽油泵内会造成泵效降低,严重时甚至形成气锁,使油抽不出来,造成油田采收率大大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长期以来许多油井都是使用气锚来进行油、气分离。传统的各类井下气锚的工作原理是让混合液大量进入气锚,通过气锚的各种流道使流体在回旋流动中进行气、液分离,但这种方法的分离效率很低,尤其是对井下粘度大于2MPa·s的流体更是如此,在现场应用中很难明显提高泵效、增加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凡尔球座高效油气分离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固定凡尔球座高效油气分离器,包括返油管,返油管的外部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套接有抽油泵接头、外壳和沉砂管,抽油泵接头用来与抽油泵相连,沉砂管的下端封闭、沉砂管的上端与外壳相连通,返油管的上端开口处安装有用于打开或闭合返油管的固定凡尔球座,外壳的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排气口和进液口,外壳的内部位于进液口下方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挡油槽和挡油板,挡油板上开有出油孔。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挡油槽是截面两端为L形的环状结构,挡油槽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挡油槽与返油管的外壁之间有间隙。
挡油板与返油管的外壁相连,挡油板与外壳的内壁之间有间隙。
进液口为长方形。
进液口内安装有防砂网。
沉砂管和外壳之间为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固定凡尔球座高效油气分离器通过装置壳体上部排气口和进液口的设置,以及壳体内部挡油槽和挡油板的设置,使得油气分开两路,油气分离效果好,并且采用固定凡尔球座,方便开闭。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固定凡尔球座高效油气分离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中,1.抽油泵接头,2.固定凡尔球座,3.排气口,4.进液口,5.挡油槽,6.挡油板,7.出油孔,8.外壳,9.返油管,10.沉砂管,11.防砂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固定凡尔球座高效油气分离器,如图1所示,包括返油管9,返油管9的外部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套接有抽油泵接头1、外壳8和沉砂管10,抽油泵接头1用来与抽油泵相连,沉砂管10的下端封闭、上端与外壳8相连通。返油管9的上端开口处安装有用于打开或闭合返油管9的固定凡尔球座2,外壳8的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设置有排气口3和进液口4,进液口4内安装有防砂网11,外壳8的内部位于进液口4下方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挡油槽5和挡油板6,挡油板6上开有出油孔7。挡油槽5是截面两端为L形的环状结构,其与外壳8的内壁相连,并且与返油管9的外壁之间有间隙;挡油板6与返油管9的外壁相连,且与外壳8的内壁之间有间隙。沉砂管10和外壳8之间为螺纹连接。
采油时,将抽油泵与本装置的抽油泵接头1相连。油从进液口4流入外壳8内,进液口4内安装的防砂网11能够过滤油中所含的固体杂质。油向下流动,同时油内所含气体会向上移动从排气口3逸出。油向下流动的过程中首先流入挡油槽5中,挡油槽5盛满油后,油会从挡油槽5中溢出流向挡油板6上,在此过程中气体会进一步从排气口3中排出,同时油会从挡油板6上所开的出油孔7流向沉砂管10内,最后再从返油管9的下端开口处向上涌出,当抽油泵中的泵芯向上进程时,会带动固定凡尔球座2的凡尔球向上运动,此时返油管9的上端就会打开,油就会进入抽油泵内,从而使井下的石油不受气体的干扰顺利开采出来。
本发明的油气分离装置,油与气兵分两路,油向下流动,同时气体向上经过排气口排出,进液口设置在装置外壳的上部,位置离抽油泵较近,有利于油气分离;并且采用固定凡尔球座,方便开闭。本发明分离效果好,有助于提高抽油泵效率,增加了石油开采量。本发明的装置可直接在固定凡尔球座总成上改造加工而成,制作方便,容易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虎强,未经白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1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露天矿采场中间搭建纵向组合桥运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平井的套管漂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