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底防喷器的支撑结构的负载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8588.4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西博;蔡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沈林华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底 防喷器 支撑 结构 负载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防喷器的支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于海底防喷器支撑结构的负载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船舶、海洋钻井平台和FPSO海底防喷器(BOP)的支撑结构使用时,需要进行受力杆件及吊耳的负载试验,以确定支撑结构现场实际使用时安全可靠,进而保护海洋环境。
在海洋工程中,BOP是海洋采油作业保护海洋环境的紧急处理设备,BOP使用时,其支撑结构承担的负载通常会达到600T(吨),在深海中,BOP的支撑结构的承载甚至高于1000T。
目前,国内厂商主要在拉力机上完成支撑结构的受力杆件和吊耳的负载试验,国外厂商通常采用专用的工装装置和设备进行负载试验。但是,国内大负载拉力机主要用于钢丝绳、锚链承载能力的检验工作,大型船厂和结构件制造厂一般不会配备大负载拉力机;因此,国内在没有国外专用的工装装置和设备的情况下,无法对BOP的支撑结构进行负载试验,进而阻碍了BOP的制造和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底防喷器的支撑结构的负载试验方法,本发明在显著降低试验成本的同时,能够保证BOP支撑结构的平面度和强度,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效率,缩短支撑结构的建造周期,而且操作比较简单,便于人们使用,便于推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底防喷器的支撑结构的负载试验方法,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均布载荷的圆环构件,圆环构件的边缘相对设置有2个吊耳,圆环构件的底部设置有4根立柱;所述负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均匀受力面检验工装和立柱负载检验工装,准备受力面配重块和立柱配重块,转到步骤S2;
S2:将需要进行负载试验的支撑结构的每个吊耳均通过连接绳索连接于起重设备的下方,将支撑结构需要测量负载的位置与称重仪连接,将均匀受力面检验工装连接于支撑结构圆环构件的顶部,转到步骤S3;
S3:将受力面配重块通过连接绳索连接于均匀受力面检验工装的下方,将支撑结构的每根立柱的底部均与立柱负载检验工装固定,在立柱负载检验工装的底部固定立柱配重块,转到步骤S4;
S4:提升起重设备,提升过程中读取称重仪的称重读数,待称重仪的称重读数达到指定负载后,保持起重设备的当前高度,保持时间至少为5分钟,转到步骤S5;
S5:卸载受力面配重块和立柱配重块,拆除立柱负载检验工装和均匀受力面检验工装,转到步骤S6;
S6:对支撑结构的所有焊缝进行焊缝检验和尺寸测量,判断支撑结构是否无焊缝缺陷、且尺寸满足精度要求,若是,支撑结构的负载能够达到指定负载;否则证明支撑结构的负载无法达到指定负载,修复支撑结构后重新进行负载试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所述提升起重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起重设备上升的过程中,读取称重仪的称重读数,称重读数每增加一次安全负载后,保持起重设备的高度,判断支撑结构是否无焊缝缺陷、且尺寸满足精度要求,若是,继续提升起重设备,否则修复支撑结构后重新进行负载试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受力面配重块和立柱配重块的重量均高于安全负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所述指定负载为404T,安全负载为20T,受力面配重块的重量为420T,立柱配重块的重量为36T。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中所述均匀受力面检验工装和立柱负载检验工装的接触面宽度均大于支撑结构的接触面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中所述均匀受力面检验工装和立柱负载检验工装均设置有限位板;步骤S2中所述均匀受力面检验工装通过限位板与圆环构件连接;步骤S3中所述每根立柱均通过限位板与立柱负载检验工装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对需要进行负载试验的支撑结构进行尺寸检验和焊缝检验;所述焊缝检验采用无损探伤NDT检验方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均匀受力面检验工装进行探伤检验,确保表面无缺陷;对立柱负载检验工装进行探伤检验,确保表面无缺陷;所述探伤检验采用磁粉探伤MT检验方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中所述起重设备选用重量为600T的龙门吊,步骤S2和S3中所述连接绳索选用钢丝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85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