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固件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72221.1 | 申请日: | 2015-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尹成科;尤志强;张天奇;芮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杨明 |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固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固件的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电磁涡流技术检测紧固件内部是否损伤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紧固件检测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方式。人工检测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测量的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另外容易人为地造成不良品。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标准局在调查的基础上曾做过预测:今后工业检测工作的80%将由视觉检测技术完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在国内外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以机器视觉为基础的紧固件检测装置在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铆钉为例,现代铆接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高铁等场合,由于使用特殊性,要求对铆钉的尺寸及缺陷进行全检,而传统的检测无法满足对精度的要求,并且工作效率较低。而如今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制造业等领域对铆钉之类的紧固件要求日益严格,因此筛选出符合使用需求的紧固件有时甚至是事关生命安危的重要问题。同时对于其他需要使用高精度紧固件的领域如手机电子、船舶、建筑等行业也有重大意义。
如今随着机器视觉硬件方面的成熟,新型的控制检测的结构方案也不断出现,如专利CN200480038574.2紧固件检测系统。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中对于紧固件检测的高效性,提出了转盘式紧固件检测装置,专利号CN201420402998.3;对于紧固件外部损伤的检测方案还有许多,如专利号CN201320050310.5一种铆钉检测机、CN201120390626一种铆钉检测机。但以上方案,只是针对紧固件外 部尺寸和形状进行检测,是利用CCD成像技术对紧固件的长度、圆度等进行初步的检测。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紧固件的加工工艺会损坏材料结构,紧固件的损伤不仅仅会发生在外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损伤发生在内部。然而就目前而言,采用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方法进行紧固件的内部探伤的装置还亟待发明。目前采用的CCD机器视觉系统只能检测紧固件外部是否有损伤,但是对于内部有损伤而外部形状良好的紧固件而言这类检测装置是无法检测出来的。
目前,常用的紧固件如铆钉,在铆接时,铆钉在数吨的压力下产生变形并扣紧,如果铆钉本身存在缺陷,很容易导致铆接失败,或在使用中提前断裂,造成事故。因此,对紧固件内部结构的检测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涡流感应的紧固件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无法检测紧固件内部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的紧固件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两相向的感应线圈,以及分别防止两所述线圈磁场外泄的铜桶,两所述铜桶内均设有容置所述线圈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横壁,以及与两横壁垂直连接的纵壁,两所述铜桶分别与两所述横壁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铜桶的底壁与所述横壁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包括圆盘状的与所述铜桶的底壁连接的底盘,以及与所述底盘同轴的垂直连接在其上的环壁,所述环壁上周向设有容置所述线圈的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横壁、环氧树脂、铜桶的底壁以及底盘上均设有相贯穿的 过线孔。
进一步的,两所述底盘、铜桶的底壁以及环氧树脂均通过贯穿螺栓分别固定在两所述横壁上。
进一步的,两所述线圈的半径相等,且两所述线圈之间的间距与其半径相等以构成赫姆霍兹线圈。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的紧固件检测装置使用电磁涡流进行内部探伤,可以有效地筛选出内部有损伤的不良品,从而实现紧固件检测的高效可靠性,避免了传统检测方法只进行外部检测忽略内部探伤的不足。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2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