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刨导轨自动旋转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0102.2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葛春华;邱江伟;余晓英;倪龙江;夏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润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5/22 | 分类号: | B23Q1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郭晓敏 |
地址: | 2156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轨 自动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刨导轨自动旋转对中装置,属于机械生产对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使用龙刨对导轨进行精刨或者是粗刨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定是使用大量的龙刨机器进行批量的处理,在这之前,需要对导轨进行批量的对其校准,从而保证每一个导轨生产出来都是一模一样的,一旦这个对其校准的过程有一点点的歪斜,都会对后续的导轨处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大大地加大了生产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压工作方式的龙刨导轨对中装置,可以精确且平稳地对导轨进行大批量的对中校准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龙刨导轨自动旋转对中装置,包括导轨托起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导轨托起工作台底部的导轨上下料顶升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导轨托起工作台上等间距设置有对中模块;所述对中模块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对中块;所述对中块的旋转幅度为90度;所述对中块包括中间块和位于所述中间块两端的镶块;所述工作台采用液压方式工作。
前述的一种龙刨导轨自动旋转对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置用于控制对中块旋转的导向槽。
前述的一种龙刨导轨自动旋转对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镶块与中间块通过螺母连接;所述镶块的端部采用热处理。
前述的一种龙刨导轨自动旋转对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轨托起工作台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上设置有与镶块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对中块的非工作状态与挡料板垂直。
前述的一种龙刨导轨自动旋转对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轨托起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承载导轨的磁铁平台。
前述的一种龙刨导轨自动旋转对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槽的截面为圆缺状。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装置使用的时候,用过液压控制,推动活塞杆,使活塞杆直线上升一段后继续上升,在二次上升过程中活塞杆沿着导向槽开始边旋转边升高,直至活塞杆完成90°旋为准,并且在这一旋转过程中的旋转力≥80kg,旋转退回的力≥100kg,这一平稳的旋转过程大大地减小了误差,完成电梯导轨龙刨加工导轨的自动对中工作,且本装置在对中时一定是大批量的等间距放置,进一步地保证了对中过程中的准确性,误差小且成本低廉,适用于大批量的导轨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轨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轨上下料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对中模块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6是对中块的俯视图;
图7是对中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9是工作状态下对中模块的俯视图;
图10是工作状体下对中模块的主视图;
图11是非工作状态下对中模块的俯视图;
图12是非工作状体下对中模块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导轨托起工作台,2-导轨,3-工作台,4-活塞杆,5-对中块,6-挡料板,7-凹槽,8-导轨上下料顶升机构,9-中间块,10-镶块,11-连接孔,12-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龙刨导轨自动旋转对中装置,包括导轨托起工作台1和设置在导轨托起工作台1底部的导轨上下料顶升机构8,如图4。导轨托起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承载导轨2的磁铁平台。
在每相邻的导轨托起工作台1之间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组对中模块,如图1。对中模块包括工作台、活塞杆4和对中块5。工作台3采用液压方式工作,工作时液压压脚紧紧压紧导轨叶板。
活塞杆4连接工作台3和对中块5,为了便于控制对中块5的旋转,在活塞杆4的顶部设置一个导向槽12。对中块5的上升过程采用两段式,第一段垂直上升,第二段一边垂直上升一边旋转。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一开始对中块5就进行旋转时,导轨叶板或者是位于底部的一些装置阻碍到旋转,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对中效果,通过先垂直上升而后再旋转上升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掉这一误差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润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江润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0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漆面修复干磨装置及其干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屑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