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呃逆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5995.1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0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小娜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呃逆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呃逆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缩(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其病因分为:呃逆反射弧抑制功能丧失,器质性病变部位以延脑最重要,包括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脑膜炎,代谢性病变有尿毒症、酒精中毒,其他如多发性硬化症等。呃逆反射弧向心路径受刺激。膈神经的刺激包括纵隔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胸主动脉瘤等。膈肌周围痫变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食管裂孔疝等,迷走神经刺激有胃扩张、胃炎、胃癌、胰腺炎等。药物、全身麻痹、手术后、精神因素等,内耳及前列腺病变亦可引起呃逆。临床表现:呃逆为膈肌痉挛引起的收缩运动,吸气时声门突然关闭发出一种短促的声音。可发于单侧或双侧的膈肌。正常健康者可因吞咽过快、突然吞气或腹内压骤然增高而引起呃逆。多可自行消退。有的可持续较长时间而成为顽固性呃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增强自身调节能力、舒缓情绪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呃逆症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药材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配伍合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丁香、陈皮、白豆蔻、山楂、柿蒂、干姜、法半夏。
为达到增强自身调节能力、舒缓情绪功效,本发明选择原料药材丁香、陈皮、白豆蔻、山楂、柿蒂、干姜、法半夏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呃逆。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丁香:有温中、暖肾、降逆。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能。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陈皮:陈皮含橙皮甙约8.4%,川陈皮素(nobiletin)约0。15%.另含辛弗林(对羟福林)0.28%-2。54%。【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肺、脾经。【主治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白豆蔻: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主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胃寒呕吐;食积不消。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之功能。对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均有疗效。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防治动脉硬化,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
柿蒂:含羟基三萜酸(hydroxytriterpenic acid)0.37%,其中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熊果酸(ursoic acid)[1,2]和19α-羟基熊果酸(19α-hydroxyursolic acid)。其他有机酸有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此外,还有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三叶豆甙(trifolin),金丝桃甙(hyper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又含葡萄糖,果糖,脂肪油等[3],还含鞣质[4]。性味:苦、涩,平。归经:归胃经。功能主治:降逆下气。用于呃逆。
干姜:【性味、归经】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小娜;,未经高小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5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