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智能沉香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1766.2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恩;李文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正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15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智能 沉香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雾霾天气的日趋严重,人类每年约有近200万的过早死亡病例与空气污染有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也发表了研究报告,报告中称,人类的平均寿命因为空气污染很可能已经缩短了5年半。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人们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中可引发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
研究表明,乘用车内部空气污染程度比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水平高出数倍,长时间密闭的空调车内,各类污染物和病菌的浓度比车外高出几十倍,不仅会导致驾乘者恶心、胸闷、哮喘、呼吸困难,而且会导致大约65%的司机出现头晕、困倦、压抑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随时威胁着广大驾乘者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良好的空气净化能力,又将香薰功能巧妙整合其中,并且具有智能化系统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智能沉香空气净化器,包括底座、上盖、PCB电路板、风机、沉香加热器、滤网和锂电池;所述底座和上盖能够组合成空气净化器的壳体,PCB电路板、风机、沉香加热器和滤网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进风口和进风网盖,所述底座侧面设有出风口,所述滤网紧贴进风网盖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沉香加热器包括沉香加热锅、沉香内支撑和沉香上盖板,所述沉香内支撑设置于沉香加热锅内部,所述沉香上盖板能与沉香内支撑盖合形成加热腔。
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其包括主控芯片CPU、WIFI模块、蓝牙模块、GPS定位模块、数据排线接口、网线接口、USB接口、SIM卡插口、SD卡插口、数据电源接口和耳机插孔;所述上盖上还设有触控屏和操作按钮;PCB电路板通过数据排线与触控屏连接。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的PCB电路板是现有的成熟技术,也不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将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的PCB板整合于车载空气净化器中,故各种模块和元件的位置和连接关系不再详细描述。
优选的,所述操作按钮包括电源键、加减键和设置键。
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还设有扬声器。
优选的,所述触控屏通过转轴与上盖转动连接,可自由旋转90度。
优选的,所述触控屏的前后各有一个摄像头,可以对车内和车外的图像进行记录储存,实现行车记录仪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车载智能沉香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空气质量检测模块,所述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安装壳体外部,能够监测车内的空气质量,并根据监测到的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决定是否需要开启空气净化器。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紫外灯,可以进一步加强空气净化器的杀菌消毒功能。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负离子发生器装置,能够产生臭氧,杀灭空气中的各种有害微生物,还能氧化有害有机挥发物如甲醛等。
优选的,所述滤网包括至少一层活性炭过滤层和至少一层高效HEPA过滤网。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在车载沉香空气净化器上安装安卓系统和特定的APP软件,实现多功能智能化操控,也可实现远程操控,有了安卓系统可以下载各种应用软件,实现各种功能,不仅仅是车载沉香空气净化器更是一台车载的超级电脑,通过网络可实现物联网的功能,没有网络时可以做为GPS导航、定位等功能使用,让出行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载智能沉香空气净化器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1.底座;2.上盖;3.PCB电路板;4.风机;5.沉香加热器;51.沉香加热锅;52.沉香内支撑;53.沉香上盖板;6.滤网;7.锂电池;8.进风口;9.进风网盖;10.触控屏;11.操作按钮;12.扬声器;13.摄像头;14.空气质量检测模块;15.紫外灯;16.负离子发生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正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正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1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