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顾区域产量与环境风险的北京地区夏玉米分区施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58204.2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3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强;衣文平;曹兵;赵同科;倪小会;刘宝存;李丽霞;邹国元;李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赵静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顾 区域 产量 环境 风险 北京地区 玉米 分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顾区域产量与环境风险的北京地区夏玉米分区施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化肥在保障粮食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功不可没。但一直以来在北京地区夏玉米施肥中存在氮、磷肥施用过量,肥料利用率低(氮素利用率约为30%~35%,磷约为10%~20%,钾约为35%~50%)等突出问题,导致夏玉米生产成本增加和生态环境风险加大。具体来说,我国占施肥总量75%~90%的磷滞留在土壤中,水土流失导致大量磷成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北京农业总磷的主要污染来源虽然也是耕地,但污染负荷贡献率占到了50%,长期过量施用磷肥会引起磷素的向下迁移,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如何确定夏玉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时的施磷量至关重要。但是在北京地区,针对不同夏玉米产区土壤、气候特点,在不减产条件下,如何确定把大气和地下水污染降至最低限度的施磷量鲜见报道,少量报道只集中在某一方面,且研究方法陈旧(CN201310060360.6;CN201410574465.8)。如对产量和土壤有效磷耦合的研究,产量分析采用的是抛物线法,有效磷采用的是测定夏玉米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的有效磷,问题是抛物线法测定产量拐点是靠人的眼睛观察,难以计算出具体数值,会导致误差增大;测定作物收获后土壤中残留的有效磷不能说明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土壤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磷库,缓冲作用较强,残留的有效磷较难反应出产量拐点),要计算出作物生长期内淋失出作物根系以外的磷素才具有说服力。
因此,如何针对不同产量区土壤肥力、施磷量以及环境风险的不同,研究确定夏玉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均佳时的施磷量是亟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区域产量与环境风险的北京地区夏玉米分区施磷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北京地区不同区域夏玉米产量水平不同划分中高产区和中低产区,将夏玉米产量≥6800kg/hm2定义为中高产区,<6800kg/hm2为定义中低产区;
2)对所述中高产区的夏玉米按照30±3kgP2O5/hm2的施磷量施加磷肥;对所述中低产区的夏玉米按照50±5kg P2O5/hm2的施磷量施加磷肥,即可对北京地区夏玉米达到兼顾区域产量与环境风险的目的。
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中高产区为位于北纬40°6′33″、东经116°5′25″的区域。
所述中低产区为位于北纬39°41′57″、东经116°5′19″的区域。
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施磷量是通过采用SPSS(16.0)或SAS(8.0)中的线性加平台回归模型来计算产量拐点及与环境的最佳耦合值而得到。
所述产量拐点是通过将一系列施磷量(如:30kg/hm2、80kg/hm2)与其对应的夏玉米产量采用SPSS(16.0)或SAS(8.0)中的线性加平台回归模型计算得到的。
所述磷肥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施加磷肥时常用的含磷肥料,如:过磷酸钙(P2O5、16%)。
所述磷肥的施加方式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磷肥施加方式,具体可将磷肥以底肥方式一次性全量施入土壤。
所述中高产区的夏玉米和中低产区的夏玉米的种植密度具体可为66660株/hm2,行株距50cm×25cm。
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还包括对在所述施磷量下施加磷肥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的步骤,具体可通过土壤磷素流失动态监测方法对磷素淋失量(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环境风险的程度。
所述土壤磷素流失动态监测方法中磷素淋失量具体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通过每次取样将磷素淋失量进行累加,即可得到作物生长周期内通过2m土体处的磷素淋失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8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莓发育周期施肥方法
- 下一篇:船载深水植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