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7483.2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信欣;冷璐;鲁磊;鲁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氮 生活 污水 同步 硝化 耦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低碳氮比生化污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方法。
背景技术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纯溶液。生活污水处理是采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清除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有机和无机杂质,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重复使用要求的过程。
现有技术中,微生物脱氮技术相比于物理法、化学法具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传统生物脱氮理论认为生物脱除氨氮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即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指硝化菌(包括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硝酸菌和亚硝酸菌都是自养型好氧微生物,以无机碳化合物为碳源,从氨氮或亚硝酸盐氮的氧化反应中获取能量。反硝化作用是指废水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被反硝化菌还原为N2或其它气态氮物质的过程,反应过程中必须有有机物的参与。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需要在两个隔离的反应器中进行,或在时间、空间上造成交替缺氧和好氧环境的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因此,以传统硝化-反硝化为基础的生物脱氮工艺需设置多个反应器,如后置反硝化A/O、A2/O以及改进的UCT、JBH、AAA等。
随着人民饮食结构的调整,生活污水的指标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我国南方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浓度一般偏低,COD平均不足200mg/L,SS平均110mg/L,而氮、磷的含量却相对较高,碳氮比通常在7以下,碳磷比则在6以下。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时脱氮效率较低,且除磷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时,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且可同步除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接种好氧颗粒污泥,进行间歇曝气,所述间歇曝气包括第一阶段曝气、第二阶段曝气和第三阶段曝气,所述第一阶段曝气、第二阶段曝气、第三阶段曝气后的溶解氧浓度依次降低,每个阶段曝气的运行时间不少于7d;
所述曝气完成后,将待处理的生活污水持续通过曝气后的污泥,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接种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泥浓度为3500mg/L~4200mg/L。
优选的,所述接种好氧颗粒污泥的直径为0.6mm~2.5mm。
优选的,所述接种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为22m/h~43m/h。
优选的,所述接种好氧颗粒污泥的体积指数为30mL/g~40mg/L。
优选的,所述第一阶段曝气后解氧的浓度为1.5mg/L~2.0mg/L;
所述第二阶段曝气后溶解氧的浓度为1mg/L~1.5mg/L;
所述第三阶段曝气后溶解氧的浓度为0.5mg/L~1mg/L,
优选的,所述间歇曝气的每一阶段的时间为7d~8d。
优选的,所述间歇曝气的温度为25℃~35℃。
优选的,所述待处理的生活污水的碳氮比为3.0~6.0。
优选的,所述接种好氧颗粒污泥置于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中;
所述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每天循环2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间为350min~500min;
每个周期包括进水、曝气、沉淀和排水;
所述进水的时间为3min~10min;
所述曝气的时间为310min~450min;
所述沉淀的时间为3min~20min;
所述排水的时间为3min~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7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