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5453.8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8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好;韩宇;林振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4 | 分类号: | F24F1/24;F24F11/67;F25B13/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另一个导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
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
第一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一单向节流阀包括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在从所述第一阀口到所述第二阀口的流通方向上,所述第一单向节流阀完全导通,在从所述第二阀口到所述第一阀口的流通方向上,所述第一单向节流阀为节流部件;
第二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包括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在从所述第三阀口到所述第四阀口的流通方向上,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完全导通,在从所述第四阀口到所述第三阀口的流通方向上,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为节流部件;
并联连接的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分别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
电控散热器组件,所述电控散热器组件包括电控元件和用于对所述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
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第五端口至第七端口,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六端口和所述第七端口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的第四阀口相连,所述第六端口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相连,所述第七端口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相连;其中,该空调器由以下方法控制:
S1:空调器开机运行,检测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S2:当检测到空调器为制热运行时,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六端口导通,当检测到空调器为制冷运行时,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六端口导通;
S3:当步骤S2中检测到所述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检测空调器是否开始化霜;
S4:当检测到空调器开始化霜时,所述三通阀切换至所述第五端口与第七端口导通,当空调器未化霜时,保持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六端口导通;
S5:检测空调器是否化霜完成,当空调器未完成化霜时,保持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七端口导通,当空调器完成化霜时,检测空调器是否关机;
S6:当检测到空调器未关机,返回到步骤S1,空调器关机时,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
散热壳,所述散热管设在所述散热壳上,所述散热壳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用于对所述电控元件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包括:
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
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设在所述散热基板上,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散热基板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散热管的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散热壳的相对侧壁伸出以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散热壳的同一侧伸出以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散热基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孔铆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控元件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电控元件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三通阀电连接,所述电控元件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六端口或第七端口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54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