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出臂型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6301.1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向井裕亲;板东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73/02 | 分类号: | D05B73/02;D05B69/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出 缝纫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维持缝纫机的操作性的同时,操作者身体不接近缝纫机主体即能够容易地观察落针位置附近的送出臂型缝纫机。连接机筒(3)和臂(4)的机座由第一机座(2)、第一连结部(6)、第二机座(7)以及第二连结部(8)构成,在连接有机筒(3)的第一机座(2)的上部右侧面上连接有第一连结部(6)的基部,在从该基部向上方延伸的第一连结部(6)的上部前端连接有第二机座(7)的基部,从该第二机座(7)的基部向右方延伸的第二机座(7)的后表面与水平延伸的臂(4)的基部通过第二连结部(8)连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出臂型缝纫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从机座向进给布料的方向延伸且具备针板的机筒(cylinder)的送出臂型缝纫机。
在本发明中,前后指布料进给方向上的前后方向,左右指从正面观察缝纫机时的左右方向。另外,上下指缝纫机的上下方向。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送出臂型缝纫机,以往公知具备针板的机筒和具备主轴(上轴)的臂从机座向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4至图6示出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中的缝纫机主体11的外观,图4是该缝纫机的左侧视图,图5是该缝纫机的俯视图,图6是该缝纫机的主视图。
如图4所示,机筒13从机座12向布料进给方向F延伸。臂14的基部立足于机座12,且臂14沿与机筒13交叉的方向水平延伸。如图5所示,臂14的前端部朝向机筒13的前端侧弯曲,在该臂14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头部15。头部15配置于在机筒13前端上表面设置的针板16上方。
未图示的针杆、压杆从头部15的下表面突出,且针杆中固定有多根针,压杆中固定有压脚17。在压脚17中具备未图示的上下调整部(measuring)、上装饰撑板等。另外,在机筒13内具有未图示的进给齿、弯针。
如图5所示,在臂14内沿着臂14的延伸方向配置有主轴10。主轴10的靠近头部15的一端向臂14外突出,在该主轴10的一端安装有手轮29(hand wheel)。手轮29上架持有未图示的马达传送带而将未图示的缝纫机的驱动源的动力向主轴10传递,并且在缝纫机停止时能够通过操作者的手来操作而使主轴10转动。
在主轴10的头部15侧连结有未图示的针杆驱动机构、调整部驱动机构、上装饰驱动机构等,从而通过主轴10的转动来驱动所述针、调整部、上装饰撑板等。另外,在主轴10的臂14基部侧连结有未图示的多个偏心杆,该偏心杆与配置于机座12的未图示的进给齿驱动机构、弯针驱动机构连接。而且,通过主轴10的转动来驱动进给齿、弯针。
在如上构成的现有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中,将装载于机筒13上表面的布料向该机筒13的前端侧即布料进给方向F进给,并且上述针、弯针等各构件协作而进行缝制。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主要用于使两片布料或呈筒状的布料的左右一对的布料端对接并使其部分重合,从而在其重合部分形成双线锁缝线迹或平式连锁缝线迹。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30-5835号公报(图1~图2)
在使用上述现有的送出臂型缝纫机进行缝制时,进行缝制的操作者朝向布料进给方向F而位于缝纫机的正面、即机座12的布料进给方向F的近前侧(图4所示的机座的右侧),用左右手分别拿起上述左右一对的布料端,将该布料端分别从机座12的左右侧方向机筒13上表面伸入,朝向针板16的未图示的落针位置送入布料。在缝制中,操作者为了进行正常的缝制而需要始终注视落针位置附近,在这种现有缝纫机的情况下,从立足于机座12的臂14的基部上方对落针位置附近进行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未经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6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上的电动吸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织针升降四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