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RAN的互联网内容缓存预加载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32141.3 | 申请日: | 2015-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3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中;雷秋燕;邓炳光;程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an 互联网 内容 缓存 加载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云无线接入网C-RAN(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的互联网内容缓存预加载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4G网络的商用和广泛部署,用户可以享受到越来越高速的数据业务。移动互联网的丰富应用,例如OTT、社交网络、文件下载、实时视频等,也进一步刺激了用户对移动设备(智能机、平板电脑等)的使用。根据Cisco在2014年2月份发布的流量数据预测报告,从2013年到2018年,移动数据流量会以6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因此,蜂窝网的下行流量负载急剧增长,网络设备的工作负荷大大增加。传输链路拥塞,并且数据流从互联网到移动终端的端到端的链路路径较长,使得传输延迟时间较长,从而影响终端用户的体验。
为了减轻下行数据流量对传输网络的压力,当前可以使用的方法是在互联网网络中部署互联网内容存储的节点,例如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这也是未来5G网络架构的一个重要演进趋势。
云平台允许开发者们或是将写好的程序放在“云”里运行,或是使用“云”里提供的服务,或二者皆是,转向云计算,是未来移动网络架构一个趋势。C-RAN很可能是下一代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旨在让用户享受到高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各种终端业务。
在现有的流行内容存储技术中,都是基于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是将互联网内容存储的节点部署到各个基站,这样,UE可以就近获取移动互联网内容,可以节省从基站到核心网,以及核心网到互联网的回传,缩短终端的等待延迟时间。这样部署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该现有的技术方案中,这种现有的内容存储和查询方式,基站存储的互联网内容的访问命中率较低。对运营商来说缓存存储的利用率也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且处于一种被动式缓存“管道”,用户感知较差;从用户角度来看,基站存储空间有限,并不能及时获取互联网上的热点内容,用户访问的内容只能通过网络连接进行加载,影响了用户体验。
此外,目前还没有一种互联网内容存储系统是针对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因此发明人根据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提出一种前瞻性的基于C-RAN的互联网内容缓存预加载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应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互联网缓存预加载方法和系统,以实现内容缓存在全网中的最优存储,提高存储的利用率,有效地节省网间结算成本、改善用户体验。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C-RAN的互联网内容缓存预加载方法和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C-RAN的互联网内容缓存系统,包括接入层,至少一级本地云平台以及后台云服务器:所述接入层包括与本地云平台之间采用光纤连接的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实现射频收发功能;所述本地云平台负责管理调度一定数量的RRU,包括:基带处理BBU单元、缓存模块、深度包检测DPI模块,其中,BBU单元处理用户互联网访问请求,将互联网内容存储在缓存模块的服务器上,由缓存模块中缓存管理单元集中管理,DPI模块负责用户标签及缓存预加载管理;后台云服务器为数据中心,负责管理本地云平台,以及网络的缓存管理和优化,后台云服务器中更新及推送模块、下载最新、最热的互联网内容,缓存到本地云平台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2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址分配方法和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信息物联互通方法和装置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