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包车用中包自动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26710.3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0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鲁新义;余超;瞿叶;江帆;吴英;陈玮;钟毅;李华;李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车 用中包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包车上的辅助装置,具体地指一种中包车用中包自动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包和中包车是钢水从大包引流以及到结晶器形成铸坯的中间设备,属连铸机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目前,在中包吊装到中包车的过程中,由于行车吊运精度不高,而且中包车上没有任何缓冲装置及相关防护技术,因此中包与中包车容易发生刚性碰撞,这样会对中包车上承重设备和上升下降套管设备产生较大的冲击,影响了中包车的运动精度,缩短了中包车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中包车维修成本,而且由于中包在中包车上对中位置偏差,会对铸坯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会造成铸坯中心偏析等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包车用中包自动对中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能够有效避免中包与中包车发生刚性碰撞,且可以实现中包位置自动对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中包车用中包自动对中装置,该自动对中装置对称安装在中包车内壁两侧,用以对吊装到中包车上的中包进行纠偏。所述自动对中装置包括可嵌套为一体并作轴向滑动配合的内筒和外筒、以及设置在内筒中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短螺纹,所述短螺纹与内筒外侧端中心开设的螺纹孔相连,从而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内筒中;所述连接杆的杆身与外筒外侧端中心开设的导向孔滑动配合,且其杆身上套装有复位弹簧,从而为内筒和连接杆的轴向移动提供回复力;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长螺纹,所述长螺纹穿出外筒外侧端中心的导向孔与锁紧螺母相连,从而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中包车上;所述内筒外侧端还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可与中包底部斜面接触的滑轮,从而使中包相对于中包车自动对中。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内侧端外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外筒中部内壁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导向槽轴向滑动配合,从而限定内筒只能相对于外筒轴向移动。这样,可有效避免各部件相对运动时的卡阻和偏摆。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外侧端与锁紧螺母之间的连接杆杆上设置有调整垫片,从而可通过不同调整垫片的厚度来调整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初始距离。
再进一步地,所述滑轮通过内置轴承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内置轴承外侧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滑轮侧面上。滑轮侧面上设置有密封板,能有效防止滑轮内润滑油的外泄,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
还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两侧设置有安装卡板,所述安装卡板的中部呈弧形槽结构,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嵌置固定在所述安装卡板的弧形槽中。设置安装卡板,可以更好地锁紧固定杆,从而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还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具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对立板,所述一对立板上部对应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一对立板下部外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装配在安装孔中,所述安装卡板的榫头嵌置在固定孔中。这样,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于维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自动对中装置的顶端设置有滑轮,当中包在下降过程中出现偏摆或不对中时,中包与中包车一侧的自动对中装置发生碰撞,此时设置在自动对中装置顶端的滑轮自旋转滚动,从而避免了碰撞过程中中包与中包车刚性碰撞,提高了该装置的承受能力。
第二,本自动对中装置的内筒中的连接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利用复位弹簧的渐进性形变,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包与中包车的刚性碰撞,从而减少中包对中包车设备的冲击;另外,利用复位弹簧的回复力,实现中包位置自动对中。
第三,本自动对中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只需在原有中包车上开设数个安装孔,就可完成本装置的安装,改造费用低,推广运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包车用中包自动对中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包车用中包自动对中装置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连接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支撑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筒1、外筒2、导向槽3、定位块4、复位弹簧5、连接杆6(其中:短螺纹6.1,长螺纹6.2)、调整垫片7、锁紧螺母8、固定杆9、滑轮10、安装卡板11、支撑座12(其中:安装孔12.1,立板12.2,固定孔12.3,底板12.4)、螺钉13、密封板14、内置轴承15、导向孔16、螺纹孔17、自动对中装置18、中包19、中包车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26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钼烧结技术
- 下一篇:高强度耐磨滚轮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