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掌静脉采集考勤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17863.1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采集 考勤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掌静脉采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掌静脉采集考勤一体机。
背景技术
我们生活在一个密码无处不在的时代。无论是银行、企业或社区门禁系统,还是个人用卡以及电脑登陆方式,密码无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安全保护方式。但这同时也是一个窥探、破解、盗用等问题泛滥的时代。即便越来越复杂的密码让人感觉安全,一个人面对太多密码,也会出现记忆混乱、遗忘等问题。由此催生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的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等的出现。其中,指纹识别应用虽然风头正健,但却同样容易被仿冒和被盗;有的个体因为指纹特征很少,或者在特殊的条件下,如手指潮湿、破损等,无法识别;多人共用指纹识别器,还会带来细菌传播等卫生隐患。因此,人们希望一种保密性更好,可靠性更高,更便捷的安全保密方式,掌静脉识别技术应运而生。其优点在于(1)属于内生理特征,不会磨损,较难伪造,具有很高安全性;(2)血管特征通常更明显,容易辨识,抗干扰性好;(3)可实现非接触式测量,卫生性好,易于为用户接受;(4)不易受手表面伤痕或油污的影响。用掌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获取的是掌静脉的图像特征,是掌活体时才存在的特征。在该系统中,非活体的手掌是得不到静脉图像特征的,因而无法识别,从而也就无法造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的一种掌静脉采集考勤一体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掌静脉采集考勤一体机,包括机壳,所述的机壳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按键、掌静脉采集屏,液晶显示频可显示时间、天气及个人信息,掌静脉采集屏可有效采集人体掌静脉图像;所述的机壳侧面设有USB通讯接口1、USB通讯接口2及复位按键,USB通讯接口1可连接电脑对设备进行初步系统设置,及传输数据,USB通讯接口2可连接U盘;所述的机壳内部设有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与图像处理器相连,所述的图像处理器与掌静脉采集屏相连;所述的图像处理器与信息验证模块相连,所述的信息验证模块连接考勤系统,所述的考勤系统连接显示模块;所述的处理器还连接存储器,能够存储掌静脉及其它有用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机壳采用烤漆防水材质,防水性能较好,外形美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按键为夜光键盘,光线较暗及夜晚情况下仍可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机壳背部设有螺栓接口和电源接头,方便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小巧,安装方便,简单大方。夜晚亮光,便于使用,同时配备普通按键,经久耐用。在实现高效采集掌静脉图像的同时,还可完成考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原理图。
图中:1、机壳;2、液晶显示屏、;3、按键;4、掌静脉采集屏;5、USB通讯接口1;6、USB通讯接口2;7、复位按键;8、处理器;9、图像处理器;10、掌静脉采集屏;11、信息验证模块;12、考勤系统;13、显示模块;14、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掌静脉采集考勤一体机,包括机壳1,所述的机壳1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2、按键3、掌静脉采集屏4,液晶显示屏2可显示时间、天气及个人信息,掌静脉采集屏4可有效采集人体掌静脉图像;所述的机壳1侧面设有USB通讯接口15、USB通讯接口26及复位按键7,USB通讯接口1可连接电脑对设备进行初步系统设置,及传输数据,USB通讯接口2可连接U盘;所述的机壳内部设有处理器8,所述的处理器8与图像处理器9相连,所述的图像处理器9与掌静脉采集屏10相连;所述的图像处理器9与信息验证模块11相连,所述的信息验证模块11连接考勤系统12,所述的考勤系统12连接显示模块13;所述的处理器还连接存储器14,能够存储掌静脉及其它有用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机壳1采用烤漆防水材质,防水性能较好,外形美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按键为夜光按键3,光线较暗及夜晚情况下仍可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机壳背部设有螺栓接口和电源接头,方便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7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