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点降水用的可变形过滤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9722.5 | 申请日: | 2015-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4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卓杰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B01D35/02;B01D29/33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58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水 变形 过滤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施工中使用的基坑降水支护的施工方法中使用的组件,尤其是一种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中使用的过滤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大城市中,新建的建筑物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通常都达到若干层,基坑深度甚至从十几米到几十米。因此,对基坑施工的方法也提出新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井点降水施工技术,一般先采用普通地质钻机经泥浆护壁钻进成孔后,安装过滤管形成管井,再在过滤管内采用高压水喷射冲洗,破坏护壁泥浆结构层,并使过滤管管周自形成过滤层,然后将前端设有潜水泵的出水管设置于过滤管内,最后启动潜水泵实现井点降水。但该种施工方法在实际施工中操作繁琐,而且过滤管极其容易淤积堵塞,导致井点堵死成为死井。使得降水不成功,很容易导致重大的工程事故,如国内屡见报道的基坑坍塌事故均与此有关。
现有的施工方法中,还有使用在钻孔中灌填砂石填料作为过滤层的施工方法,但是该种方法同样具有施工繁琐的缺陷,而且也同样不能避免淤积堵塞,导致井点堵死成为死井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有效简化了施工的工序,使得实际施工操作简便,而且能避免井点堵死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井点降水的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测量放线,确定井点的钻井位置、沟槽位置、水平高程;
(2)采用钻井机械在确定的钻井位置,钻出符合设计深度的井孔;
(3)开挖铺设井点管道的沟槽;
(4)进行井孔内的管道铺设,将底端设置有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井点管放入井孔内,将井点管的底端固定至设计深度处;
(5)将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进行膨胀,将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涨开,使其紧贴在井孔壁上,起到支撑井孔壁和过滤的作用;
(6)安装抽水泵,铺设输水总管,将各井点管得出水端与输水总管连接,进行抽水施工;
其中,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包括:
基管,其为管状部件,基管壁上沿管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列长条状的裂缝,并且相邻列中的长条状裂缝相互错开;
过滤层,覆盖基管形成为大致管状;
套筒,覆盖在管状的过滤层的外部,套筒的壁上沿管延伸的方向设置若干列菱形的孔,并且相邻列中的菱形孔相互错开。
进一步优选的,过滤层包括三层过滤材料:外层为相对粗糙的金属材料编织层,采用相互重叠的金属片编织而成,金属片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式结构,并与覆盖在外部的套管内壁连接;中间层为丝状的材料连续缠绕形成,该丝状的材料优选为不锈钢丝或合成纤维丝;内层为不锈钢丝网或合成纤维布。
进一步优选的,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径向的膨胀变形方式为:在井点管内放入可以通过的膨胀椎,使得膨胀椎在机械力或者液压力的作用下,穿过基管的内部,从而使得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得以膨胀。
进一步优选的,直接施加液压力至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内部,使其膨胀。
进一步优选的,施工方法中包括:
(7)在井点管底端与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连接处,设置水位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将传感器与控制中心连接,当井点降水施工作业一段时间后,如果传感器检测到地下水位没有到达预定设计水位,而流速信号异常,则判断该井孔出现淤积,关闭该井孔的井点管与输水总管的连接阀,将该井点管拔出,清洗端部的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重新安装井点管或更换新的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后,重新胀开即可。
本发明在施工中采用的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在膨胀施工完成后,径向通过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水经过各层的过滤,无阻碍的将地下水排出,而将砂和淤泥阻挡在井孔内。如此,膨胀后的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使得防砂后获得的内径最大,增加了井孔内的泄流面积,同时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对于井孔壁具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地下水的排出,又能避免井孔内常见的由于空隙存在而产生的环空堵塞、井孔壁冲蚀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及其膨胀示意图。
附图2是可变形管状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某工程深基坑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及其可变形过滤组件:包括
(1)根据井点降水的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测量放线,确定井点的钻井位置、沟槽位置、水平高程;
(2)采用钻井机械在确定的钻井位置,钻出符合设计深度的井孔;
(3)开挖铺设井点管道的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卓杰;,未经陈卓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9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破障车
- 下一篇:一种防止路基边坡表层土体冲刷流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