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及液体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8125.0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8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辰巳季央;堀口悟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45 | 分类号: | B41J2/04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姜甜 |
地址: | 日本千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喷射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及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向被记录介质吐出液滴状的墨(以下,简称为墨滴。)从而记载图像、字符的装置,存在着具备从多个喷嘴孔向被记录介质吐出墨滴的喷墨头(液体喷射头)的喷墨打印机(液体喷射装置)。
作为上述的喷墨,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构成为:具备由玻璃等构成的底板、以及在底板上排列的由压电材料构成的多个隔壁,并且在各隔壁间划分容纳墨的通道。在隔壁的侧面形成驱动电极,并与在底板上形成的引出电极电连接。而且,在引出电极的相对隔壁的外侧处连接柔性基板。
依据该结构,在经由柔性基板及引出电极向驱动电极施加电压时,由于隔壁变形,通道内的压力增高,在通道内容纳的墨通过喷嘴孔吐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12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需要分别进行在底板上形成引出电极的工序和在隔壁的侧面形成驱动电极的工序,所以存在着与制造工序的增加、复杂化有关这一问题。
另外,如专利文献1的结构那样,在将墨容纳于各通道内、从各通道依次吐出墨的所谓的3循环方式的喷墨头中,在使用水性墨等具有导电性的墨时,各驱动电极间经由墨而短路。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不能够应对多样的墨,在提高便利性这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谋求制造工序的效率化、简化的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及液体喷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头的特征在于,具备:底板;致动部,在所述底板上固定,并且并列设置有填充液体的喷射通道及未填充液体的伪通道;喷射孔板,在所述致动部之中,配设于所述喷射通道及所述伪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侧,并将与所述喷射通道内连通的喷射孔;驱动电极,分别形成于所述喷射通道及所述伪通道的内表面;以及引出电极,在所述底板上,相对于所述致动部形成于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并与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其中,所述底板之中,形成所述引出电极的电极形成区域比所述电极形成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大。
另外,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粗糙面化工序,对所述底板的所述电极形成区域进行粗糙面化;接合工序,在所述底板上固定所述致动部;以及电极形成工序,对所述底板的所述电极形成区域、所述喷射通道的内表面及所述伪通道的内表面形成镀敷覆膜。
依据该结构,由于底板之中、电极形成区域的表面粗糙度比其以外的区域大,所以在例如驱动电极及引出电极通过镀敷而形成的情况下,能够使电极形成区域具有固着效果(anchor effect)。即,在电极形成工序中,能够设定为:底板之中、仅在电极形成区域析出镀敷覆膜,而不在电极形成区域以外的区域(非形成区域)析出镀敷覆膜。由此,能够在底板上的期望的区域选择性地形成镀敷覆膜。在该情况下,在将底板及致动部接合后,能够对于这些底板及致动部通过镀敷覆膜而成批形成驱动电极及引出电极。其结果是,与分别形成底板上的引出电极及致动部的驱动电极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制造工序的效率化、简化。
另外,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头中,也可以是所述驱动电极及所述引出电极通过镀敷覆膜而一体形成。
依据该结构,与分别形成底板上的引出电极及致动部的驱动电极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制造工序的效率化、简化。
另外,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头中,也可以是所述电极形成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相对于所述电极形成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为4倍以上。
另外,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头中,也可以是所述电极形成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为400Å以上。
依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使电极形成区域具有充分的固着效果,所以能够在电极形成区域上没有不均匀地形成充分厚度的镀敷覆膜。
另外,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头中,也可以是所述底板由玻璃材料构成。
依据该结构,由于底板由玻璃材料构成,所以能够将非形成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抑制得较小。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抑制在非形成区域形成镀敷覆膜,所以不需要镀敷覆膜形成后的构图工序,能够谋求制造工序的效率化,并且能够谋求低成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8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介质存储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及医疗打印机
- 下一篇: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