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波通信电路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03826.5 | 申请日: | 2015-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2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波通信 电路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载波通信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力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其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主要应用于远程抄表系统,路灯远程监控系统以及工业智能化等。现有的电力载波通信的应用,需要分别在各收发终端设置载波通信模块,用于解析和发送载波信号,但是在消费类小型电子产品特别是移动电子产品中,载波通讯原理的应用鲜少涉及,目前消费类小型电子产品之间主要使用pogpin来实现通讯,由于pogpin的制造成本较高,同时比如采用总线通信的方式,造成pogpin数量较多时会增加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体积。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低成本且易于实现的方法来减少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pogpin的数量的载波通信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消费类小型电子产品通信需要采用大量pogpin管脚,增加成本及体积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载波通信电路,尤其适合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通信,可以减少其通信所采用pogpin的数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载波通信电路,包括信号发送电路、信号接收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所述信号发送电路接收控制器发送的信号,并加载到所述电源电路中,所述电源电路具有用于连接其他载波通信电路的电源接线端子,所述信号接收电路接收电源电路中的载波信号,并将所述载波信号耦合输出至控制器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发送电路包括NPN三极管,所述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地端。
又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中设置有用于防止电源插反的肖特基二极管。
再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耦合电容,所述耦合电容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耦合电容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接收电路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耦合电容提供偏置电压的偏置电路,所述耦合电容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偏置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一偏置电阻和第二偏置电阻,所述耦合电容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偏置电阻连接直流电源,所述耦合电容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偏置电阻连接地端。
或者,所述信号发送电路包括NMOS管,所述NMOS管的栅极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NMOS管的漏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地端。
基于上述的任一种载波通信电路,本发明同时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含前面任一项所述的载波通信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载波通信电路,通过将信号加载到直流电源电路中,实现了载波通信电路之间通过直流电源线进行通信,只需采用两个电源连接端子即可,进而可以实现分别具有该载波通信电路电子产品之间的通信,极大减少了目前电子产品通过总线通信等需要大量pogpin接口的问题,进而有利于降低电子产品的成本以及减小电子产品的体积。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载波通信电路的一种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载波通信电路的实现通信时的原理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载波通信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3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手部打针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