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CT扫描仪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98588.3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5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于钦密;鲁桂清;宋振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钦密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2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ct 扫描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CT扫描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CT是用X线束对人体的某一部分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当X线射向人体组织时,部分射线被组织吸收,部分射线穿过人体被检测器接收,产生信号,然后将所接收的这种有差异的射线信号,转变为数字信息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输出到显示的荧光屏上显示出横断面图像。CT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对病人来说无痛苦,其密度、分辨率高,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非常小的病变,直接显示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它在发现病变、确定病变的相对空间位置、大小、数目方面非常敏感而可靠,具有特殊的价值。但是当扫描范围确定时,若床速过慢,必然延长扫描时间,则需考虑病人的一次屏气能力和机器本身的性能,否则患者将无法很好地配合扫描,并且由于X射线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对于一些需要经常做CT检查的病患以及进行操作的医护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损害,严重的影响了医疗安全性。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CT扫描仪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CT扫描仪,该智能CT扫描仪包括固定架,行走装置,支架,扫描臂和扫描床,行走装置通过燕尾槽与固定架相连;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行走装置下端;扫描臂焊接设置在支架下端;扫描床设置在固定架的下方;
行走装置包括同步齿轮,减速机,电动机,固定板,上导轨和下导轨,减速机通过螺栓设置在行走装置的中部;电动机设置在减速机下方;同步齿轮设置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板焊接设置在行走装置的左侧;下导轨设置在行走装置的下方;上导轨设置在行走装置的上方;
同步齿轮的螺钉与螺孔相匹配,螺钉旋入第一螺孔后,螺钉与通孔内切,第一螺孔是半螺孔,在轮体内壁再开有三个与第一螺孔相对应的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拼成一个完整螺孔,螺钉与完整螺孔相匹配;
减速机采用PHT伺服专用减速机;电动机采用MR-J2S-200A伺服电动机;固定板采用10mm厚的45#钢板;上导轨采用燕尾槽导轨。
进一步,减速机的风扇系统转动轴为减速机的高速轴,风扇系统包括与转动轴同步转动的轴流风叶;
风扇系统还包括罩设于轴流风叶外侧的风叶罩;风叶罩具有供转动轴的输出端穿过的开口及朝向减速机箱体的出风口,风叶罩远离减速机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轴流风叶的叶片上具有表面为阶梯状的阶梯面,阶梯面在周向上的长度占整个叶片的沿周向长度的比例范围为大于0至小于80%;
阶梯面在径向上的最小直径的范围为等于轮直径至占整个叶片直径小于90%;阶梯面仅设置于叶片的吸力面上,阶梯面相对于叶片表面的凸起高度为大于0至小于叶片直径的0.015倍。
进一步,电动机外壳是圆柱形的,外壳是由两个在对角线方向上面对的平面形侧面与另外两个弓形侧面相接合而形成的圆柱形,其中弓形永久磁铁被设置在弓形侧面的内侧表面上,外壳在两个弓形侧面之间的外直径小于40mm,电刷的长度为12mm±4mm,通过外壳的平面并且包括磁通环测得的电机高度为31mm±3mm。
进一步,上导轨和下导轨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孔和第二孔,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固定连接,第一轨道上设有第一孔,第二轨道上设有第二孔,第一轨道通过螺栓和第二轨道固定连接,第二孔之间设有卡槽。
进一步,行走装置还设置控制器,控制器连接电动机,控制器包括输入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输出驱动模块,输入模块包括电压信号单元、互锁信号单元、方向信号单元、踏板信号单元、励磁和电枢电流信号单元、模式选择信号单元;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使用TMS320LF2406A;通信模块采用CAN通信接口,输出驱动模块采用励磁全桥控制电路,各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电动机的保护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各种所需的电机状态模型,所述电机状态模型包括根据实际运行状态所得的可靠状态参量;电机状态模型的建立方式为:对电动机保护对象预定参量后进行常规运行,记录相关参数,对预定参量进行修正,分析修正后电机运行的理论值是否在实际经验容忍度以内,是则认为数据可靠,否则继续修正参量,结合每次所得的可靠数据,得到满足最大正态分布的可靠状态参量,该可靠状态参量作为网络节点参数储存为电机状态模型,电动机的常规运行模式与所建立的电机状态模型相对应;
步骤二,根据电动机运行知识和经验建立专家系统,专家系统设置有含有知识经验数据及逻辑的知识数据库以及人机、动作决策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钦密;,未经于钦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8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超声诊断医用架
- 下一篇:用于定位片扫描的方法和CT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