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5999.7 | 申请日: | 201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谢立辉;张向超;胡世平;肖婧;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41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保温 砌块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砌块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而解放初期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前所未有的快,步入21世纪后,人口压力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快,此时建筑业也迎来了兴荣繁盛的春天。不过,大量旧建筑物被拆除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明显,其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综合统计,其中总的废弃混凝土量至少达10000万吨,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废弃混凝土的数量还将逐年增多。我国对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极其简单,主要采取随意堆积,或者简单填埋的方式。一方面,这些废弃混凝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混凝土骨料的开采亦严重破坏环境,天然骨料亦不会永不枯竭。
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简称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块体经破碎、清洗、筛分等处理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混凝土。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展开对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材料和结构性能研究,但并没有取得很好地结果,稳定性、强度以及保温性能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利用废弃混凝土构造高强
度、高稳定性以及高保温性能的砌块。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所述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包括再生混凝土空心块和保温砂浆,所述再生混凝土空心块包括多个孔,所述保温砂浆灌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空心块的孔中并凝固;
所述再生混凝土空心块的原料配比为,水泥∶水∶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减水剂∶粉煤灰=1∶0.4~0.6∶2~3.5∶1~2.5∶0.005~0.03∶0.05~0.3,所述保温砂浆的原料配比为,水泥∶水∶再生细骨料∶珍珠岩=1∶0.48~0.75∶1.5~3.2∶0.05~0.45。
优选地,所述水泥的强度等级为32.5MPa或42.5Mpa。
优选地,所述再生粗骨料为混凝土破碎颗粒,其直径为4.75mm-20mm。
优选地,所述再生细骨料为混凝土破碎颗粒,其直径为0.75-4.75mm。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氨基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或者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
优选地,所述粉煤灰为固态排渣煤粉锅炉的粉煤灰、液态排渣锅炉的粉煤灰或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
优选地,所述再生混凝土空心块包括四个孔,并且所述四个孔排列成两排。
一种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水泥∶水∶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减水剂∶粉煤灰=1∶0.4~0.6∶2~3.5∶1~2.5∶0.005~0.03∶0.05~0.3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混凝土空心块原料;
按照水泥∶水∶再生细骨料∶珍珠岩=1∶0.48~0.75∶1.5~3.2∶0.05~0.45混合形成保温砂浆原料;
将所述再生混凝土空心块原料通过模具成型为再生混凝土空心块,所述再生混凝土空心块包括多个孔,将所述保温砂浆原料灌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空心块的孔中并凝固,形成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优选地,所述水泥的强度等级为32.5MPa或42.5Mpa;
所述再生粗骨料为混凝土破碎颗粒,其直径为4.75mm-20mm;
所述再生细骨料为混凝土破碎颗粒,其直径为0.75-4.75mm;
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氨基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或者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
所述粉煤灰为固态排渣煤粉锅炉的粉煤灰、液态排渣锅炉的粉煤灰或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粉煤灰。
优选地,所述再生混凝土空心块包括四个孔,并且所述四个孔排列成两排。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5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