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器多级驱动刚柔耦合响应的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5003.2 | 申请日: | 201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8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葛东明;于伟;邹元杰;史纪鑫;范晶岩;关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器 多级 驱动 耦合 响应 获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动力学领域,涉及一种针对柔性多体类航天器的动力学响应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载人航天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航天器正逐渐由单轴驱动太阳翼形式向着多体方向发展,例如载人空间机械臂、双轴驱动太阳翼、多自由度驱动天线等。这种刚体和柔性体的混合系统,在各体之间存在大范围的转动驱动运动的同时,还叠加有柔性体的弹性振动。这种复杂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效应,以及与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交叉耦合,使得这类复杂航天器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特别是GNC控制方案验证时对柔性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其解算需求十分迫切。对于这种刚-柔混合多体系统,基于刚体假设的动力学模型已无法描述其复杂的动力学性态,必须采取柔性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同时考虑部件大范围运动和部件本身的变形。
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关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工作实际上已经展开。到目前为止,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没有达到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对物体大范围运动与弹性变形耦合问题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上遇到困难。而目前的商业软件都是封装形式,只能进行响应计算,而无法给出解析式的动力学方程及其中间计算过程,导致无法提供控制系统设计所需的解析式模型,以及无法开展动力学与控制的联合仿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多级驱动刚柔耦合响应的获取方法,通过给出一套通用化的柔性多体动力学解析式模型,并对模型求解获取航天器的动力学响应,解决此类航天器复杂的机构运动与弹性振动的耦合动力学解算问题,可以为刚柔耦合多体结构航天器的动力学建模、刚柔耦合响应计算、控制系统设计,与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航天器多级驱动刚柔耦合响应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航天器视为由本体、部件和关节三类结构组成,其中本体和部件之间,以及部件和部件之间通过关节连接,或者固定连接,部件为刚体或者柔性体,关节为带驱动功能的柔性体,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构;
(2)获取本体的动能Tb,
其中,vb是本体参考系ObXbYbZb相对于惯性坐标系OiXiYiZi的速度,在ObXbYbZb下描述,ωb是本体参考系ObXbYbZb相对于惯性坐标系OiXiYiZi的角速度,在ObXbYbZb下描述,Mb是本体的质量,Pb是本体相对于本体参考系ObXbYbZb的静矩,Ib是本体相对于本体参考系ObXbYbZb的转动惯量;
(3)获取部件的动能Tai和势能Vai,
其中,ηai是部件i的正则模态集的模态坐标,ξai,1是部件i的约束模态集相对于部件i-1连接位置的界面节点物理坐标,ξai,2是部件i的约束模态集相对于部件i+1连接位置的界面节点物理坐标,和中的各矩阵是质量阵和刚度阵根据ηai、ξai,1和ξai,2划分后的分块矩阵;
(4)获取关节的动能Tri和势能Vt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5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质气味复现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向模具保护的无标定视觉伺服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