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光电艾灸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5002.8 | 申请日: | 201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李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李时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N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周宗贵 |
地址: | 435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功能 光电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灸仪,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能光束加热艾灸片并且兼具远红外线理疗功能的便携式多功能光电艾灸仪。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在人体某特定部位(多选择腧穴)通过艾火刺激,借艾灸的温度和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穴位及经络的传导达到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目的的治疗方法,有驱寒湿,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之功效法,传统艾灸采用灸条直接进行施灸,施灸点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130℃左右,直接接触皮肤易产生施灸点烫伤,操作不便并且艾条燃烧产生的灰烬不易随时去除。
为解决传统艾灸的弊端,出现了一种手持艾灸仪,利用加热棒或加热片加热灸条进行施灸,艾灸仪便携,因此可随时施灸,使用方便,现有艾灸仪将灸条封装在带孔洞的外壳中,可避免施灸点烫伤,但施灸效果大打折扣;加热棒或加热片采用热辐射的方式加热灸条,加热灸条的同时艾灸仪外管受热发烫,温度高时以发生烫伤,加热棒或加热片热量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艾灸温度和施灸距离可调、能量利用率高并且兼具远红外线理疗功能的便携式多功能光电艾灸仪。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光电艾灸仪,至少包括外壳以及从前往后依次固定在外壳中的电池、与电池电连接的加热单元和由加热单元加热的艾灸材料,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串接于电池和加热单元之间,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发光元件和远红外线发生元件,远红外线发生元件位于发光元件与外壳之间,发光元件发射高能光束加热艾灸材料,所述艾灸材料为艾灸片,艾灸片位于外壳的后端,外壳的后端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前端与外壳后端螺纹连接。
所述发光元件为激光器,激光器发射高能激光束加热艾灸片。
所述远红外线发生元件为远红外发光管,远红外发光管与发光元件并接。
电池与加热单元之间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温度调节器和定时器,温度调节器、定时器和发光元件串接后与远红外线发生元件并接构成加热电路,加热电路与电池和电源开关串接。
外壳上设有外接电源接口和外接电源开关,外接电源接口、外接电源开关和加热电路串接。
外壳中设有用于固定艾灸片的艾灸托,所述艾灸托呈圆环状,艾灸托的内圈中部沿周向开设有凹槽,艾灸片固定在凹槽中,艾灸托的圆周上设有2个以上凸起。
所述外壳呈阶梯圆筒状,包括大管和小管,大管筒径大于小管筒径,加热单元和艾灸托固定在小管中,小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艾灸托凸起数量相同的T型滑道,凸起嵌入T型滑道中并可沿T型滑道滑动。
套筒套设在小管上,套筒的筒径不大于大管的筒径。
所述温度调节器上设有用于调节发光元件电流大小的旋钮。
所述电池为充电锂电池,外壳上设有用于为电池充电的USB接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艾灸仪使用充电锂电池为激光器和远红外发光管供电,激光器通电发射高能激光束,高能激光束加热艾灸片,艾灸片在3~5分钟内可快速升温至50℃~80℃,套筒的后端与人体施灸点接触,旋转套筒可改变艾灸片与施灸点的距离;远红外发光管通电发射远红外线,远红外线被人体施灸点吸收发热,艾灸的同时进行远红外线理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利用激光束照射艾灸片,激光束能量密度极高,其能量集中在在艾灸片上的照射点处,激光束的能量仅加热艾灸片,因此能量利用率高;
2、艾灸片与施灸点之间无外物阻隔,艾灸效果好,艾灸片与施灸点的距离可调,可根据个人需要调节距离,使用方便;使用艾灸托固定艾灸片,艾灸托与外壳活动连接,便于艾灸片的更换;
3、温度调节器可调节激光器激光束的能量,进而调节艾灸温度,增加人体艾灸的舒适度,可通过定时器设置艾灸时间,使用灵活;
4、远红外发光管通电发射远红外线,远红外线被人体施灸点吸收发热,艾灸的同时进行远红外线理疗;
5、该艾灸仪使用充电锂电池为加热单元供能,可随时随地开启艾灸仪进行施灸,电池电量低时可通过外接电源接口外接电源为激光器和远红外发光管供电,使用方便,施灸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艾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艾灸仪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艾灸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李时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李时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5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