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调保鲜贮藏金银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3915.6 | 申请日: | 201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8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宏;王乐颜;李晓芳;孙悦;苗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409 | 分类号: | A23L3/3409;A23L3/3418;A23L3/3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 贮藏 金银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保鲜贮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一氧化二氮及二氧化氯应用于新鲜金银花气调保鲜贮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等作用,为中国传统中药材。新鲜金银花结构脆嫩,且含有较多的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容易发生酶促氧化褐变,一般保存期为5~9天,难以实现长时间保存。为提高金银花的保存时间,通常需要对金银花进行干燥脱水。然而,干燥虽然通过降低水分含量以大幅度提高金银花的保藏时间,但由于干燥过程的较高温度,容易造成金银花内绿原酸、木樨草苷等有效成分的显著损失,从而降低其药效。如能采用有效措施,通过降低金银花内多酚氧化酶活性或者贮藏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则可有效抑制氧化褐变,从而提高新鲜金银花的贮藏时间,有利于保证金银花的药效及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在金银花的一些应用领域如凉茶行业、复合饮料行业,均需要采用新鲜金银花作为原料,因此,提高新鲜金银花的贮藏时间,有利于新鲜金银花的广泛应用,也有助于提高金银花的经济价值。
目前,金银花贮藏常用的预处理方法为硫熏,该方法抑制酶促褐变的效果很好,但很容易造成产品中硫含量超标,从而降低金银花品质。通过水蒸汽蒸烫以钝化金银花内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是另外一种常用方法,但高温水蒸汽容易破坏金银花脆嫩的组织结构及细胞壁膜,因此,该方法常用于金银花干燥前的预处理,不适合新鲜金银花保鲜贮藏的预处理。此外,还有配制保鲜液、将金银花浸入保鲜液、从而实现金银花钝酶护色的方法,然而,金银花经过浸泡后,金银花中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保鲜液浸提出来,从而降低其营养价值,另一方面,保鲜液浸泡容易软化金银花组织结构及影响金银花生理活动,同样不适用于新鲜金银花的保鲜贮藏。因此,在不损坏新鲜金银花药效品质的前提下,采取非加热、非液体的气调处理方法来实现新鲜金银花的长期保藏,对结构脆嫩、容易褐变的金银花来说,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合应用一氧化二氮及二氧化氯进行新鲜金银花气调保鲜贮藏的方法,以克服现有的新鲜金银花保鲜贮藏方法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调保鲜贮藏金银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新鲜的金银花装入保鲜盒内,向保鲜盒内通入一氧化二氮气体,置换保鲜盒内的部分空气,以对新鲜金银花中的多酚氧化酶进行钝化处理;
此步骤通入一氧化二氮气体的作用是一方面降低保鲜盒内贮藏气体的氧气浓度,从而减缓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氧化进程;另一方面利用一氧化二氮抑制金银花内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酶促氧化褐变。
(2)、向保鲜盒内通入二氧化氯气体,以对新鲜金银花进行杀菌处理;
此步骤通入二氧化氯气体是利用二氧化氯的杀菌作用,杀死金银花中绝大部分微生物,降低新鲜金银花内微生物活性,同时可抑制新鲜金银花的生理代谢过程及乙烯产生,避免后期贮藏过程中产品霉变腐烂。
(3)、向保鲜盒内通入氮气和空气,以置换保鲜盒内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氯气体,使保鲜盒内一氧化二氮的体积分数降低至1%,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4%;
此步骤通入氮气和适量空气是为了避免上述一氧化二氮气体和二氧化氯气体与金银花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破坏细胞组织正常结构及生理活动规律的负面影响,同时继续保持较低的氧气浓度以降低氧化反应速率。
(4)、将保鲜盒用保鲜袋密封,并放入冷藏室进行冷藏,冷藏过程中定期对保鲜盒内的氮气和一氧化二氮进行补充,以维持保鲜盒内一氧化二氮的体积分数为1%,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4%,直至保鲜期结束。
此步骤对保鲜盒内氮气和一氧化二氮进行补充是为了维持金银花低温保藏过程中适宜的气调环境,最终实现贮藏期的延长及产品品质的有效保护。
步骤(1)的酶钝化处理过程中,保鲜盒内一氧化二氮的体积分数为20%~60%,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应为16%~8%,处理时间60min~120min。
步骤(2)的杀菌处理过程中,保鲜盒内二氧化氯的体积分数为1%,处理时间15min~30min。
步骤(4)中,所述冷藏过程中温度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3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高效的抗氧化剂
- 下一篇:一种新型黑玉米苦芥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