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外循环厌氧好氧反应器与其自循环增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3898.6 | 申请日: | 2015-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4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何黎泰;何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国泰民安沼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循环 厌氧好氧 反应器 与其 增温 方法 | ||
一种内外循环厌氧好氧反应器与其自循环增温方法,涉及可再生能源、废水处理和沼气。解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周期长和高负荷时污泥容易流失和不能自循环增温问题;以何黎泰发明的“厌氧生物能流体动力全自动工作器”的自(外)循环巧妙复合了目前世界前列技术IC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以气室下的上清液降流出水的SBR滗水出水模式解决IC升流出水模式容易带走污泥的问题;若建于地下能单向自动沼气气压沼液于地上数米,用于循环初洗畜场,节水和减少向下游排水;反应器自给、简便和高效互补增温;适合好氧处理城市污水等多种类污水;自动收集污水处理后排出的废气、毒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可再生能源领域及废水处理设备——环保领域和生态农业(生态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对有机污水的处理效果比升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的处理效果有明显进步,故在《中国沼气》刊物上被胡纪萃称为:重大发明。而从邓良伟等:“IC工艺处理猪场废水试验研究”和吴静等:“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葡萄糖配水的启动研究”两篇文中共同都提出了IC反应器尚存在的问题:“……当负荷提高,产气率高时,SS随沼气的上升而流失,同时也带出污泥……”等现象,这成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再提高负荷的障碍问题;还有: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也像其他类型厌氧装置一样,同样存在着“启动周期较长,启动期运行不够稳定的问题”,虽曾有丁建南等关于“附加外循环IC反应器启动试验”的进展介绍,但该文中的附加外循环需外加动力设备与能耗,也是个存在的问题;还有常规的厌氧反应器增温通常在预处理池进行,这样容易存在热量蒸发的问题;如果用太阳能等换热盘管热水循环增温,需泵为循环动力,又增加设备和耗能问题;还有:IC工艺欠水回收功能和无法应用在城市废水处理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问题乃至解决以上未述的些问题。即本发明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无需附加动力设备的沼气气动力推动液体内循环功能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无须附加动力设备的利用沼气气动力推动液体外循环——水压式自循环。通过增加外循环,不仅增加既有的搅拌功能,还能解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与及常规厌氧装置因连续进水连续出水带走污泥的问题-即实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SBR间歇式进出水。则反应器进水时不出水(实行输气纳水),出水时不进水(实行蓄气压水),使生物滞留量增加;还通过对进水和内外循环液的流通要道进行简易的温控,对循环量的大小进行有区别的加温,使反应器效率大为提高。
本发明装置可以是地上式,也可以是地下式,由于增加采用了上述的外循环技术,能使排液管直通口15通向另设高位水箱,这是由于从圈水槽2单向进水和气压作用,直通口15可升位提高于进水口水压间际高位置数十公分乃至数米以上,这有利于建于地下的禽畜场沼气池(反应器)沼液势能利用,即有利本反应器的直通口15通至另设的高位水箱的高位蓄水,以作为禽畜场栏初级冲洗用水——循环用水,减少好氧处理量,减少向下游排水。
以上目的是处理中、高浓度有机污水,本发明还有并举的目的,能处理包括城市污水在内的低浓度污水,即就是在三相分离器6下面人为地输入沼气或空气,替代原产沼气推动本发明装置对少产沼气或不产沼气的废水进行运行处理。使得本发明装置胜似SBR等工艺,又有别于SBR工艺——可一边好氧一边排水,而SBR要出水必须停止好氧。即适合处理多种类污水,还大面积节约污水处理用地,能如收集沼气一样的自动收集污水中排出的废气,即本发明若作城市污水处理设备,也适合建于居民建筑群中,不造成废气的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国泰民安沼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国泰民安沼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3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