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线及绕线用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91806.0 | 申请日: | 2015-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2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花轮秀仁;锅岛秀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3/30 | 分类号: | H01B3/30;H01B7/02;C09D5/24;C09D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李家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用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及绕线用涂料。
背景技术
作为形成例如电动机、变压器等的线圈的绕线,使用在导体上设有绝缘被膜(漆包被膜)的漆包线等。
作为电动机的有效率的变速电压控制装置,利用变频器(inverter)。这样的变频器由数kHz~数百kHz的高速开关元件来控制,施加电压时会产生高压的冲击电压。近年的变频器通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高速开关元件,能够实现陡峭的电压上升,导致相对于输出电压产生最大2倍的瞬间的冲击电压。由于冲击电压的影响,会发生如下现象:在进行了线圈成型的漆包线之间的表面产生局部放电而侵蚀漆包被膜。由局部放电导致的漆包被膜的侵蚀最终会引起绝缘击穿。
作为对冲击电压影响的对策,有形成抑制了由局部放电导致的侵蚀的被膜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提出了耐局部放电性绝缘电线(耐变频器冲击漆包线)。通过在被膜中含有无机物质的微粒,能够抑制由放电导致的侵蚀。
另一方面,也有通过提高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来抑制局部放电,从而延长带电寿命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方法,可以考虑例如加厚被膜的方法、如专利文献3以及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降低介电常数的方法。但是,关于前者,通过加厚被膜虽然能够实现PDIV的提高,但缠绕时的机械特性下降、缠绕松弛(巻太り)等令人担忧。
最近的电动机,由于由变频器来控制,因此与以往相比电压高,并且,由于高速开关等的规格成为了主流,因此产生局部放电的可能性变得更大。而且,由于电动机的紧凑化,会使漆包线的被膜承受伸长、摩擦、弯曲等大的应力。进一步,对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而言,由于温度、湿度、或由高地行驶引起的气压下降等环境因素,可能会成为容易产生局部放电的情况。漆包线所承受的负荷会变得比目前更大,局部放电劣化导致的绝缘性下降令人担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15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04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32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895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以及可以用于形成这种绕线的绕线用涂料,所述绕线具有实现了抑制起因于局部放电的劣化的新的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提供一种绕线,其具有:
导体、和
形成于上述导体上的耐局部放电性被覆层;
上述耐局部放电性被覆层具有:
基础树脂、
混合于上述基础树脂中的电绝缘性的无机微粒、和
混合于上述基础树脂中的导电性微粒;
上述导电性微粒相对于上述基础树脂100重量份混合有1.25~3.0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提供一种绕线用涂料,其具有:
含有基础树脂的基础树脂涂料、
混合于上述基础树脂涂料中的电绝缘性的无机微粒、和
混合于上述基础树脂涂料中的导电性微粒;
上述导电性微粒相对于上述基础树脂100重量份混合有1.25~3.00重量份。
发明的效果
通过在基础树脂(基础树脂涂料)中混合有电绝缘性的无机微粒,同时进一步混合有导电性微粒,与仅混合有无机微粒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形成的绕线的带电寿命。导电性微粒特别优选相对于基础树脂100重量份混合有1.25~3.00重量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绕线的概略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绕线(漆包线)
2 导体
3 密合层
4 耐局部放电性被覆层
5 绝缘被覆层
6 润滑性被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绕线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绕线的概略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绕线1由导体2、密合层3、耐局部放电性被覆层4、绝缘被覆层5、以及润滑性被覆层6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1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MC电缆及铝合金带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