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量弹水滴液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9839.1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5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尔一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汤蔚莉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水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量弹水滴液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部位暴露于空气中,时间过长后容易干燥,损伤组织。同时,失水后的组织粘性增大,影响手术过程中剥离组织等操作。因此,常常需要向暴露于空气中的组织上滴加生理盐水等液体。在眼科手术过程中,有时还需要滴加一些抗菌的药液。传统上滴加药液常常是使用滴灌或者注射器等装置,由于这些装置滴加的液体量较大,通常一滴液体为40-50μL,但是在进行显微手术的过程中,例如眼科手术或者微血管和微神经接合手术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滴加一滴液体,就会覆盖整个手术操作面,影响手术的操作。因此,希望能够控制滴加的液体量,减少一滴液体的体积量,例如减少到10-20μL但是现有的微量滴液器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当滴出的一滴液体的体积过小时,无法通过液滴自身的重力落下,此时就需要使滴液器的尖端液滴触碰到组织才能使液体施加到组织上。这样操作由于滴液器的尖端会碰到组织,因此可能会损伤组织,并且由于滴液器的尖端触碰到了组织,受到污染,再次滴液时需要更换新的滴液器,或者滴液器的尖端,不仅浪费时间,也会浪费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弹水的微量弹水滴液器,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量弹水滴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积调节单元,位于外壳的内部;注射单元;以及弹水单元,其中,注射单元具有推杆和活塞,弹水单元具有斜面和弹力器,斜面位于体积调节单元的推杆上,弹力器设置于外壳内与斜面相对应的位置,弹力器具有弹力器外壳;在弹力器外壳内运动的撞击块;以及与撞击块转动连接的撞击杆,撞击块前端朝向斜面增厚的方向上具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转轴,撞击杆的一端连接在转轴上,弹力器外壳与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相应的缺口,斜面的厚度使得当推杆向下运动时,撞击杆受到压缩。
另外,本发明的微量弹水滴液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体积调节单元具有在内壳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螺纹高度调节块,滑块,弹簧件,以及限位块,螺纹高度调节块与外壳的内壁螺纹连接,螺纹高度调节块与推杆之间通过键连接,通过转动推杆带动螺纹高度调节块转动,调节螺纹高度调节块与限位块之间的距离,滑块与推杆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滑块与外壳之间不连接,限位块与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推杆穿透限位块中间的孔。
另外,本发明的微量弹水滴液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注射单元包括按钮;推杆,与按钮相连接;活塞杆,连接在推杆的下方;活塞,连接在活塞杆下方;气腔,活塞在气腔中做往复运动,以及滴管,可拆卸的连接在气腔下方。
另外,本发明的微量弹水滴液器,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外壳内部的下端还具有气腔固定片,气腔固定连接于气腔固定片上。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微量弹水滴液器,由于在壳体的内部增加了弹水单元,因此能够对滴液管施加振动,帮助滴液管尖端的微量液体落下。使得滴液管尖端无需接触组织,同时,由于振动发生在滴液器的内部,因此整体滴液器的振动幅度小,减少了损伤组织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微量弹水滴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杆和体积调节块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是弹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弹水单元的撞击杆旋转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微量弹水滴液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微量弹水滴液器10具有外壳13,体积调节单元,注射单元以及弹水单元。
注射单元包括按钮11,推杆12,活塞21,活塞杆19,气腔22以及滴管31。活塞杆19固定连接在推杆12的下方,活塞21与活塞杆19相连接,活塞21在活塞杆19的推动下在气腔22中做往复运动,滴管31用于直接吸取和容纳药液,滴管31与气腔2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推杆12与螺纹高度调节块14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推杆12上具有突出的键122,螺纹高度调节块14上相应的具有键槽,键122与键槽之间可上下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尔一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尔一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9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感应贴基体材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皮肤病臭氧加药物两用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