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接开关的机电一体化整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9738.4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1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思聪;马胤刚;任宏宇;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天眼智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6 | 分类号: | H01H1/56;H01H9/00;H01F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机电 一体化 整合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领域为变压器分接开关的机电一体化整合装置,具体地讲是由其将若干碟形动触片整合成一体机构,同步跨接切换与变压器线圈各个抽头分别相连的不同两相邻定触头,导通电路,变化挡位,调整电压。其主要包括:导管、紧箍、锁件;特征结构是:导管串穿若干碟形动触片并由紧箍施以轴向预紧力,再用锁件将导管与紧箍定位,便形成碟形动触片基础切换机构,达到触头接触的同时性和挡位变化的同步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利用等截面中环形最大刚度效应使各动触片接触距离均等;(2)利用电流集肤效应,获得等截面材料制件的高强导电能力;(3)利用管路冷却热学效应,降低触头温升;(4)利用穿孔径缩机械效应,完成分接开关芯体结构的装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领域中变压器分接开关的机电一体化整合装置,具体地讲是由其将若干碟形动触片整合为一体机构,同步跨接式切换与变压器线圈各个抽头分别相连的不同两相邻定触头,导通电路,变化挡位,调整电压。
技术背景
在变压器分接开关行业中,管形分接开关动触头切换机构的联合销是本发明的前期背景技术之一。
专利号为ZL03264292.X,专利名称为《无励磁开关的动触头机构》,请见图1所示:其中的联合销将管形分接开关的多数个动触片串联合并为一体化切换机构如图2 所示,连带形成为:垒片组合、多桥并联、排点接触、联合切换、穿孔径缩、片式散热;因之功效有:定触头开距可耐高电压,动触片联合能导强电流;可见管形分接开关动触头切换机构的诸多特征都离不开这一根联合销,然而发展才是硬道理,时至今日,其所起到的作用还只是对动触片机构的联合切换,属机械性能方面,作为电器产品的分接开关,其电气性能方面的作用尚未起到,若按机电一体化整合装置的性能要求还缺失一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将只具备机械性能的联合销升级为同时具备电气性能的机电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为达到提出的这一研发课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分接开关的机电一体化整合装置,其主要包括:导管1、紧箍2、锁件3、碟形动触片4,其特征在于:导管1为电的良导体制件,两端有螺纹并各自配备螺纹紧箍2或一端有螺纹并配备螺纹紧箍2另一端制有轴向限位凸台,当串穿于导管1上的被整合的若干碟形动触片4被紧箍2压缩到材料弹性变形范围内而产生的轴向预紧力时,用锁件3将紧箍2与导管1锁定一体。
在以上所述技术方案中,其一要说明的是:机电一体化整合装置的导管1不但具备对被其整合的构件——碟形动触片4切换位置的导向性还同时具备对其跨接时的导电性,如图3 所示,因此导管1为金属良导体构件,一般选用铜材制件,但本权利要求限定的结构形式为两端有螺纹或一端有螺纹另一端有轴向限位凸台的管状体。
在以上所述技术方案中,其二要说明的是:机电一体化整合装置的紧箍2在导管1一端旋拧能够配合另一端紧箍2旋拧或配合导管1另一端的轴向限位凸台,可将若干个碟形动触片4施以轴向预紧力,并微调至适当程度;所谓碟形动触片4的碟形是指具有一定弹性的等直径圆板式碟形制件,碟形运用立体几何学的确切描述是:去除其中心孔围成的上底面,也去除其外圆周边围成的下底面的旋转体圆锥台的侧面;或者说,也就是由与旋转轴线存在倾角的直线或折线或任意状曲线为旋转母线,绕空间旋转轴线旋转一周的轨迹就是圆锥台侧面的基础碟形,当然在此基础碟形之上还要加工有孔或筋或键槽等能成为具备所需功能的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天眼智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天眼智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9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者观察笔记本温度的键盘按键
- 下一篇:一种聚合物电容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