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电动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4808.7 | 申请日: | 201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7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楷;科林.斯诺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3/00 | 分类号: | B25F3/00;B25F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耿英 |
地址: | 2100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电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电动工具,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持电动工具已经形成系列化,功能单一,操作人员在完成一项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选择不同的工具,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多种工具的同时使用,不利于工具的整理,尤其对于一些起辅助功能的小工具,易于缺失,使操作人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为的工作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持电动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电动工具,包括由开关控制启闭的电机、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位于前方且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的工具转头和为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池;所述电动、传动机构和电池设置于外壳内,
其特征是,
外壳的后方设置有一后盖,后盖内具有容纳切割机构运动的空间;
切割机构包括刀片和操控部,所述操控部控制刀片从后盖上的夹缝处伸缩。
切割机构还包括一支撑片,刀片下部与支撑片相贴合连接在一起,支撑片的下部与操控部活动连接。
后盖外表面设置有一容纳操控部在其中轴向滑动而不脱离的滑槽,由所述操控部带动支撑片沿后盖内的空间轴向滑动。
后盖的滑槽中与操控部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与操控部的一端形状相配合的卡齿;操控部沿滑槽轴向向上滑动至刀片伸出外壳夹缝一设定长度时,将操控部按向接触面,所述操控部卡入所述卡齿中。
所述外壳由两个侧外壳对合而成,形成容纳电动、传动机构和电池的空间,外壳的后方由两个侧外壳夹持所述后盖。
所述后盖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使后盖本身可以当锤使用。
较佳地,所述后盖上还设置一硬度高于后盖材料的金属块。当后盖为硬度较低的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时,可通过在后盖上设置一硬度较高的金属块增加硬度,通过金属块当锤使用。
后盖上还设置一用于起钉的V型起钉孔;所述起钉孔位于后盖一端端部的位置。
后盖为一体成型或由后盖一和后盖二对合而成。
所述后盖上还设置一硬度高于后盖材料的金属块,所述金属块设置在后盖的底部。
后盖底部设置有卡槽,金属块朝向卡槽的安装面上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金属块通过卡扣安装到卡槽上或从卡槽中拆卸下来。
该手持电动工具为螺丝批或电钻。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手持电动工具,利于操作人员单手进行手持操作,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了多种工具的组合协调工作,避免了操作人员在工作时频繁的更换工具,便于工具的整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手持电动工具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刀片伸出示意图;
图4是图3去掉侧面外壳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手持电动工具后盖与主体分离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后盖示意图;
图7、图8是后盖与切割机构的组合图;
图9是图7中的后盖一与切割机构收缩时的组合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的后盖一与切割机构伸出时的组合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的后盖二示意图;
图12是切割机构示意图;
图13是后盖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以常用的手持电动工具螺丝批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手持电动工具同理。螺丝批包括由开关101控制启闭的电机102、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103、位于前方且由传动机构带动旋转的工具转头104和为电机提供电源的电池105。电动102、传动机构103和电池105均由外壳100封装在内部,外壳100呈适于手持的L型。开关101设置在外壳100上,适于操作者手持外壳时使用除拇指外的其他手指(如食指或中指)扣动动作的位置。外壳100通常由两个侧外壳对合而成,形成容纳电动、传动机构和电池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4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