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自动溶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4302.6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吉训明;闫健卓;刘晓民;方滨;郎野;李思颉;陈健;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脑血管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M1/00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自动 系统 | ||
一种自动血管溶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药液推送、抽吸两大部分。药液推送系统主要包括推送泵、带有螺旋出液孔推送管路、单项阀、药液补充腔等零部件组成;药液抽吸系统主要包括抽吸泵、抽吸管路、单向阀、排放容器等组成。工作时,推送系统汲取溶栓药液,推送至推送管路中,经螺旋状出液孔,喷射至血栓部位。经过一定溶栓时间后,抽吸系统开始工作,将经过溶栓的血栓溶出物及残余药液经抽吸管路、单向阀系统抽吸进抽吸泵,而后抽吸泵将其推送至排放容器中,完成一个循环的溶栓操作。根据栓塞情况,重复上述溶栓过程。该系统可实现溶栓自动化操作,溶栓剂注入和吸出精确可控,保证溶栓手术的标准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血管溶栓系统,具体涉及到心、脑、周围血管溶栓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心、脑、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高,目前大多采用服用溶栓药物治疗,对于较为严重阻塞的血管,临床多采用注射溶栓剂方法溶栓。所采用的器械为介入导丝、导管、注射器等辅助器材。通过浅表血管,在介入导丝的引导下,将导管导引到血栓部位,然后利用注射器活塞的反复抽拉动作,用溶栓剂反复冲洗血栓,以达到快速溶栓的目的。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由于导丝直径较小,液体粘滞阻力大,造成推拉注射器活塞所需的推拉力较大,长时间用手反复推拉易产生疲劳;
2.人工反复推拉操作不易精确控制每波次的流量,造成溶栓速度不稳定,冲击力过大时甚至可能使斑块脱落造成梗阻。
3.不能精确控制每波次的推拉时间,同样可造成溶栓速度不稳定。
4.人工操作受操作者的技能、体力和主观性等限制,使手术过程不能保证规范化,不同的人溶栓操作效果差异大,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现有溶栓方法耗时、耗力、效果不稳定、不易规范化,极大的限制了直接溶栓方法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对心、脑、周围血管的栓塞进行自动溶栓的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血管溶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药液推送系统、抽吸系统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共有两个泵头,该自动血管溶栓系统既可使用两个泵体,也可使用一个泵体两个泵头结构,分别作为推送泵和抽吸泵。推送泵和抽吸泵并列安装于稳定的固定物上。
上述系统中,药液推送部分包括药液推送泵体,用于提供推送药液所需的动力;药液推送泵活塞,推送泵体传输推动力至该活塞,该活塞将药液推送至血栓部位;药液推送泵活塞缸,用于容留待推入血栓部位的药液;补充药液单向阀,用于控制药液在活塞进行吸入冲程时打开,以吸入药液至活塞缸,在推送冲程中关闭,以防止溶栓药液逆向流动至溶栓药液补充腔;药液补充腔,用以容留待推入血栓部位的药液;过压溢流保护阀,用于推送压力超过设定安全压力时,本保护阀打开卸荷;推送压力表,用于显示推送和抽吸冲程即时压力;药液推送管,溶栓药物推入血栓部位的通道;药液单向流动阀,用于控制被推送药液向血栓部位的单向流动;附着栓塞的血管,是溶栓药物的工作区段;血栓,是溶栓药物的工作目标位置;螺旋出液孔,溶栓药液从该系列孔中喷出,射至血管栓塞位置;推送管头部,为一个比推送管径略大前端封闭的圆形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上密布出液孔。
上述发明中的抽吸系统包括;抽吸管单向流动阀,用于控制冲洗后形成的血药混合液被单向抽吸出体外,而不能逆向流动;抽吸管,用于冲洗后形成的血药混合液被单向抽吸出体外的通路;排放管单向流动阀,用于将残余血药混合液导入残液箱,且不能反向流动;排放容器,用于存放残余血药混合液;排放容器通气孔,用于排放容器与外界大气相通,平衡气压,使残液能顺利进入排放容器;抽吸泵活塞缸,用于容留待回收的血药混合液及提供抽吸活塞活动空间;抽吸泵活塞,抽吸泵体传输抽吸动力至该活塞,该活塞产生负压将血药混合液抽吸进入抽吸泵活塞缸;抽吸泵体,在电机的驱动下,产生抽吸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脑血管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脑血管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4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弹式医疗用品收纳盒
- 下一篇:一种腔内切割吻合器用钉仓